|
2010-08-24 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 章玉贵 来源:上海证券报
|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上周末发布《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提醒中国产业竞争力自金融危机以来呈下降趋势,其中部分初级产品国际竞争力面临优势断档的风险。应该说,对已是全球第二工业大国的中国来说,这份报告的及时提醒是非常必要的。但若依此错误解读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以至于走回头路,显然并非理性选择。 近5年来,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优劣势以及在国际分工光谱中的地位,相对较稳定,整体上并未出现根本性变化。但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趋势来看,中国业已取得的进步,恐怕是美欧日等任何一个发达经济体都无法忽视的。当然,德勤全球制造业小组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今年6月发布的《2010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过高评价,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若按那份报告,中国制造业在当前和未来5年内均被视为竞争力最强劲的国家。其实,这种主要依据对全球制造业领袖所作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而得出的结论,没有太多的实证意义。但笔者相当欣赏该报告将获取拥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制造类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关键的做法。毕竟,对中国这样已拥有巨大规模生产能力和出口市场的经济体来说,无论是人口红利还是产业梯度转移,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成为过去,唯有人力资本的提升,是永不停止的革命。 以衡量一国工业现代化程度的制造业来说,过去一段时间,得益于国际制造业的技术转移以及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国制造业在规模化生产、技术进步和国际市场份额方面都有惊人的提高,已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世界制造业版图。例如,1980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仅占世界的1.5%,只及巴西的一半;但到了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排名全球第八;2000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已提升至7%,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来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首度超过日本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占据了15.6%的世界份额。 当然,中国制造业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显著提高,并不能掩盖与美、日、德等一流工业强国之间的差距。整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制造业仍然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的中低端。由于受到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主要只能充当发展来料加工型的制造业、原材料采购和零部件制造两种配角。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跨国公司就把中国作为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及产成品的销售都由跨国公司控制,通过大进大出的方式,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中国作为生产加工基地主要赚取人工费用,并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中国企业仍然充当着跨国公司的生产车间。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国际制造业分工方式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即在继续发展不同制造业垂直分工的同时,制造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在不断扩大,一种产品可以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企业共同完成,国家或地区之间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使得每个国家或地区只从事同一产品中的某些环节的生产。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依然由跨国公司控制,并实行全球采购,从而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而在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中国目前依然处于很不利的地位。 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处于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制造业核心板块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凭借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制造业集群普遍经受了一段调整期,部分企业倒闭或者外迁至越南、印度等价值洼地。预计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企业的利润挤压可能会持续,企业破产风险会升高。尽管一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破产可以为优质企业的发展让出更多资源和市场空间,但在缺乏自主创新技术的制约下,中国制造业要在短期内实现整体升级,并不现实。 不过,中国迟早要告别以成本为利器的产业竞争优势时代。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发达国家的领先企业针对中国的技术打压和品牌锁定,以及握有成本比较优势的新兴经济体企业的持续追赶,将是挤压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常态性存在。为此,中国仍需通过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来提高技术能力,笔者以为,至少可以在深耕核心技术的研发与自主品牌的国际化推广上,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的跨越。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