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稳定菜价作了专门部署,提出了六条政策措施,其中引人关注的是,特别提出,“在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 简单来说,这一点,就是通过街头小摊贩来缓解日益高企的菜价。这看起来像是用“偏方”来治大问题,仔细一想,却是最符合常识的好法子。 菜价本就是个日常的问题,然而,今年以来,在多重因素影响下,菜价一路攀升,7月份的CPI指数达3.3%,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蔬菜等食品价格的涨幅推动的。 菜价的走高,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今年的天气太不正常,然而从“豆你玩”、“蒜你狠”再到如今隐约可见的“姜你军”,人为操控的因素也到处可见——屯菜惜售,让本应自给自足的农产品成了游资炒作的对象。囤积居奇,实际上是一种垄断,蔬菜供应全都把持在大菜商手中,菜价自然可以任其把玩;而那些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流动小贩,则可以对此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这些小贩,多是本地菜农,自产自销,为了自己糊口,决不会——也没必要——捂着不卖,或任意抬高价格。抛开屯菜的考虑,这次的“国六条”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针对蔬菜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过高及不可测,要求增强本地应季蔬菜的自给能力——在本地菜的供应中,小摊小贩们虽是游击队,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如今,国家把平抑菜价当成了一件重要的民生问题,而小摊贩们也被赋予了一项重大的责任。而一直以来,流动摊贩是堵是疏一直是城市管理中没能彻底解决的课题。以往,这方面的管理,更多是一个“面子问题”;而后,人们认识到,小摊贩们的生存权利也要顾及,于是提出了“疏堵结合”的理论,要给他们一些民生的空间;如今,事实摆明了,小贩们的存在可是事关全体百姓的民生大问题,这可比一个城市的“面子问题”大多了。 因此,面对小贩,就不应该是城管部门单方面的问题了,而所用的方式也不应是“管理”了,而应该多些“服务”的内涵。比如,按照“疏堵结合”的理论,不少城市都开辟出专门区域,引导小摊贩们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但在实际操作中,小摊贩的热情却不高。这其中,恐怕就有缺乏服务的原因——小贩们还是觉得自己是被强制“招安”,心里总不舒服,而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多些热情的微笑,降低准入的门槛,情况大概就会好多了;此外,农业部门也要加大对个体菜农菜贩的扶持力度,让他们的菜长得好,长得放心。 必须认识到,小贩们不是城市的抹黑者,他们也是城市的功臣。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