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南段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前日以反对2票、赞成21票获得了市规划委员会的通过。对这个规划,笔者关注的焦点倒不在于这个地区的前景如何灿烂辉煌,也不在于“根据经济测算”,这一段的开发如何“略有盈余”,而在于其中流露出的城市规划的理性态度。 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何镜堂建议,海心沙岛能否不放任何建筑,将这块地留给子孙。这个建议当场得到了市领导的认可。又比如,此前公布要在海珠湖附近建设的与“小蛮腰”南北呼应的“岭南第一门”,因选点问题存在争议而暂时搁置。诸如此类,看似寻常,却都可以视作城市规划中理性态度的一种表现。 与理性对应的是感性。正视现实就会发现,我们的城市规划中有太多感性的东西。当然,感性是文雅的说法,通俗的说法是随意,拍脑袋。太多的规划——应该是决策者吧,有太多想当然的“灵机一动”。今年以来有好多这种新闻:耗资千万刚建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拆(湖北武汉),建好才使用了三个学期的小学整个要拆(福建福州),投资3亿元已经落成的新农村住宅小区要拆(云南昆明),甚至正在建设中的经济适用房也要拆(河南南阳)。非拆不可吗?是的。为什么?城市又有新的规划了:社区服务中心要为附近某个五星级大饭店的扩建“让路”,小学碍了打造“中央商务区”的事,而两栋27层的“最短命经济适用房”则是为“农运会新闻发布中心”让路。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昆明拆人家的“新农村”居然是进行城中村改造! 在大量“年轻”建筑就这样被短视“规划”扼杀的同时,我们看到即便单体建筑也不能幸免。就举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的“小蛮腰”来说吧,去年上半年媒体忽地报道说,“小蛮腰”上面要建世界最高摩天轮!当时真给吓了一跳。这两天路过,还没见到“摩天轮”的影子,而按照当时计划,是去年11月开始安装、今年国庆节就投入使用的。敢是因为忽然被告知影响飞机航线生生削去10米而影响了工程进度?这个“摩天轮”我就以为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因为公布要建之时连方案还未审查!再进一步看,这个时候耗资1000万元来“截短身高”,那个决定它该有多高的时候究竟干了些什么呢? 我们看从前的城市沙盘,不难感受到其布局的井然有序。甚至,今日残存的古旧村落,往往也都有整体上的建筑美感,那些著名的村落,更有一套一套的讲究,至于今人用它们去申报什么、去换得荣誉,完全拿得出手。这或可证明,前人的规划意识反而是浸入了骨髓的。 每个时代总要为后世留下一些东西。就一个城市而言,既要传承固有的文化因子,又要注入新的时代文化内涵。但在注入的同时,正需要一点儿“后代”意识,究竟给后代留下什么值得自豪的东西。不独“放过”海心沙这样的小岛,许多事情其实都是要留给子孙去做的,比如动辄成为热点的帝王陵发掘,既然现在对发掘出来的文物不能很好地保护,就要打消掉那份一窥宝贝的意识和好奇心,免得被后代戳戳点点。 城市毕竟不是建筑物的简单填充。拿出一个好的长远规划未必多难,前提须是不要让“政绩”遮蔽了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