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楼市调控预期不稳源自机会主义
2010-07-14   作者:徐冰  来源:中古偶经济时报
 
  传言——大涨——辟谣——大跌,这样循环往复的悲喜交加,于股市虽然司空见惯,但之于中国的股市,似乎也太多了点!受“三套房贷松口”的刺激,12日中国股市大涨,沪综指收报于2491点,地产板块涨幅接近4%。但好日子绝对不过夜,当日晚些时候,住建部、银监会、国资委齐声辟谣否认,强调调控政策不变。于是,又受这些部门表态的影响,沪深两市13日直接低开,当日沪综指收报于2450.29点,跌幅1.62%。
  事关调控政策大事,三部门反应如此迅速,当属可以理解。但问题恰恰在于,宏观政策的权威以及严肃性,本该予市场以明确而稳定的预期,不至于因些微风吹草动,造成认识上的极大反转,使得市场抽风般大起大落——显然,明确而稳定的政策预期,并未形成市场共识。而此种结果,究竟因何而致?
  类似于12、13日的场景还发生于5月中旬。5月17日,市场盛传房产税可能出台,当日地产板块大跌,沪综指暴跌5%。但第二天,有关人士和部门却给出完全相反的解释,沪深两市以及地产板块又出现大幅上涨——至今,房产税究竟何时推出,依然说不清道不明。而可以理解的则是,即便作为调控的储备政策,即便“相机而动”天然是“视情况发展”的合理逻辑,房产税都难免实用主义甚至机会主义的嫌疑。
  无需讳言,这种将调控政策视为实用主义乃至机会主义的认识,正在市场蔓延,并左右人们的市场行为。它使得即使人们完全能够正确理解领会宏观政策的用意和精神,也不得不采取实用主义的应对。而从本质上,第三套房不放贷以及没有社保人员限制购房数量的政策,也的确是临时性“相机而动”的政策,这就是为何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认为媒体误解、曲解其本意的原因。
  金融危机不仅阻断了地产调控的步伐,还使得中国重启地产的拉动效应,如此巨大的反差,完全强化了公众对宏观政策的实用主义认识。而且,目前经济下滑的风险,也重新勾起人们政策可能出现反转的预期——绝不是人民群众幼稚、盲从且受黑嘴的挑唆,完全是市场的残酷让人们亲历了大起大落的现实。
  政策要给人们形成明确、稳定的预期,必须要以现实市场的明确、稳定为支撑。三部门迅速地辟谣并重申调控政策不变,却没有任何一家对市场的异动、传言作出进一步解释。例如,某些地方“三套房贷松口”究竟是否属实?究竟是差别化政策下的正常的市场现象,还是个案的投机?再如近期的地产央企拿地潮,虽然明确否认了“授意”,但要人们相信这完全是企业自身独立的市场判断,也颇具难度。在公众的亲身感受中,这些企业无论抄底还是逃顶,都极为准确,全然不是其自身的运转机制所能合理解释。这些疑问不明朗,寄望公众不信传言而对调控政策抱有信心,几乎等于另一个“传言”。
  动摇人们信心的,不是传言,恰恰是那些离决策最近的市场参与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曾荫权:楼市政策不见效将考虑“加码” 2010-07-14
· 楼市调控不看“辟谣”看“实效” 2010-07-14
· 楼市拉锯战 地方政府须打头阵 2010-07-14
· 楼市症结在于缺乏长效机制 2010-07-14
· 楼市症结在于缺乏长效机制 2010-07-14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客观评估少量短期增持日本国债风险·[思想频道]任志强:开发商更关心有一个稳定的预期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