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思想频道 >> 言论
中国500强企业公司化成分不足
2010-07-13   作者:葛顺奇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近日,《财富》发布了世界500强最新排名。中国有54家企业入榜,其中内地企业43家,数量上已经超过德国、英国和法国,这是个令人骄傲的业绩。如果不改变评选标准,未来几年,中国的“500强”还会快速递增。因为500强的唯一标准是年销售收入,而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规模和未来潜力足以培育出更多的500强。
  1996年—2010年,中国500强企业规模与效益逐年增长,年均营业收入由123亿美元上升到433亿美元。企业平均净利润额也从5亿美元增加到27.8亿美元。作为衡量公司盈利水平的重要指标,世界500强的平均利润率为3.9%,而中国500强的利润率平均为6.0%,其中3家石油企业的利润率为7.0%,中国移动的利润率为16.%,5大国有银行的平均利润率为24%。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高利润行业集中于银行和电信业,国外的则集中在医药制造业。
  还需要注意另外几个指标:
  一是整体行业分布。中国内地500强中有7家金融保险企业、5家钢企、3家汽车企业、3家矿业企业、3家石油企业、3家电力企业、2家电信企业。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500强相比,行业布局显得较为单一。
  二是跨国化水平,即国际化程度。衡量企业国际化程度主要看两个指标:一是海外分支机构数量;二是跨国指数,即企业母国以外资产、国外市场收入、国外雇员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例平均值。2009年,据统计的451家世界500强中,平均每家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达470家。而中国的中石油海外分支机构是11家,中石化是34家,上海汽车是16家,中国工商银行是19家,中国银行是26家;跨国指数方面,从销售收入来源看,世界500强中许多行业50%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其中美国的500强海外销售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为58%、德国为68%、日本为44%,而中国不足15%。可以说,中国的500强主要是靠国内市场支撑的。
  三是公司化水平。中国内地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多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多处于传统的垄断性行业。而世界500强则多为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全球性公司,多处于高度竞争性行业。从公司治理和产权结构上,中国的500强企业,其“公司”化的成分不足。
  事实上,中国名副其实的500强,既“跨国”又“公司”的,只有华为和中信。
  衡量跨国公司实力的还有研发强度指标。支撑跨国公司发展的关键动力和因素是其技术的绝对优势。世界每年R&D投资的80%是由跨国公司承担的,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科技的投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和专利拥有、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贸易的主要载体。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大都拥有众多的技术优势,公司的研发投资很多。例如12家500强医药企业,平均研发强度为15%(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10家500强汽车业,平均研发强度为5%;8家电子信息行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6%。而中国500强研发投资的虚弱、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已经构成了致命的软肋。
  500强对于每个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仅因为其富可敌国、对全球经济具有影响力、引领国际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全球进程中的国际分工格局和地位。现在,中国的GDP、FDI、国际贸易规模均已居世界前列。但在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的情况下,中国由外资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采取加工贸易的方式进行,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产品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品,这些产品在华研发密度仅约为跨国公司平均研发密度的1/15;综合生产效率在全球21个行业排名中倒数第二;增加值率20%,利润率不足3%。
  当然,这种国际分工的格局和地位,是开放初期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无奈的选择。现在正是调整和改变这种不利局面的机遇,这一点上,率先崛起的中国大型企业义不容辞。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三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前十 2010-07-09
· 余丰慧:全球500强不见中国民企 2010-06-07
· 全球500强不见中国民企 2010-06-07
· [博客]全球500强不见中国民企踪影 2010-06-07
· 居全球500强首中石油是否真的很"强" 2010-06-03
 
频道精选:
·[财智频道]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频道]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频道]党国英:金融危机究竟颠覆了什么?·[思想频道]外管局重点应放在阻止热钱离境上
·[读书频道]《五常学经济》·[读书频道]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