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07-12 作者:吴睿鸫 来源:证券时报
|
|
|
6月底,决策层关于下半年宏观政策偏向中性的调控主基调刚刚传出,国企央企便步调一致地集中拿地,这似乎不只是巧合那么简单。7月8日,记者从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国资委近期通过约谈等方式“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 温家宝总理最近关于我国经济形势“两难”的理性判断,被一些职能部门误解是国家要放松地产调控的高层信号,并呈几何级数放大。于是乎,历经近三个月的胶着状态,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终于被撕开了两大充满血丝的裂口。 先是信贷的“开闸放水”。7月8日有报道称,多家银行的信息显示,沪上银行对于第三套房贷的发放已经悄悄松动,多家银行改变此前“原则上暂停发放”的做法,重新“开闸”第三套房贷。而且,在二套房、三套房的认定方面,也不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而是按照银行征信系统的信贷记录。 紧接着,央企又在拿地上“重温旧梦”。在全国土地市场一片“黑暗”的背景下,7月份前后,一直平淡的土地市场开始活跃。而这一次,又是国企担纲“主角”。如此反常情形的出现,归功于国资委一改前段时间央企开发商“不能封王称后”的郑重承诺,亲自“面授机宜”,要求房地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领域加速扩张。 众所周知,楼市调控有土地、信贷和税收三大“法宝”。鉴于税收政策因操作过程复杂,出台时间相对缓慢,在宏观经济环境相对复杂和楼市调控不能放松的矛盾下,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重大调整。唯有土地和信贷政策,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留下了开发商和炒房客等待观望的期盼。这意味着,只有管住土地和信贷,才不至于房价一次次报复性反弹,否则,房地产调控难免无功而返。 以2008年底的信贷救市为例,信贷政策的松动,不仅让房地产起死回生,也让房价飞涨,海量般的信贷杀入房地产市场,民间资本在投资实体经济受阻后转向房地产市场,由此房地产出现惊天大逆转;再拿自去年肇始的“地王大战”来讲,央企作为领衔主演,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在房地产领域接连上演“国进民退”的闹剧,不但在一线城市,而且还在二三线城市,进行近乎疯狂的“圈地运动”,不断打破“地王”纪录,不仅成为高房价的幕后推手,而且更让央企变得“不务正业”。 显然,银行重启三套房信贷、混淆二套房和三套房认定标准,以及国资委授意央企扩张所传递出的信号是令人担心和忧虑的,这不但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会进一步增强开发商死挺房价的决心和信心,更为重要的是,会让公众对国家解决房价问题的态度和决心产生质疑。倘若这两个被撕开的裂口,迅速蔓延到全国其他地区,那么,房地产新政就会面临夭折的危险。 所以,银行信贷的“开闸放水”,以央企在拿地上“重温旧梦”,传递出的很不正常的信号,也可说是完全错误的信号,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和国院院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有必要重申房地产调控政策明晰的走向,不但不能让银行、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误读国家调控政策,更要对与国家宏观政策相悖的政策,及时进行纠偏和叫停,决不能让国家的政策半途而废。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