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公务接待已成一种行政文化 |
公务接待之所以难以控制,与它是否烦人没有关系,现在的问题是,它已是一种行政文化。从接待者来说,无人不烦,但又不可表现出烦;就被接待者来说,无人不愉快,无人不心安理得。在接待与被接待之中,大家平衡了心态,又体现了建立在权力基础上的尊崇感。[详细] |
|
|
公务接待“黑洞”深不见底 |
公务接待公款消费在中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从上到下,都是花钱如流水。此种情形在各地长盛不衰,并非平遥一县之苦,中国的财政收入或非税收入有多少被公务接待公款消费所吞噬,恐怕没人说得清楚。[详细] |
|
平遥说出中国特色公务接待的大实话 |
只要是小有名气的旅游景点,旅游经济看似一派荣景,其实那不过是矫饰的繁荣。因为盛名之下,引来的不光是自主消费的游客,还有推不掉也不敢推的公务接待。平遥古城就像是《皇帝新装》中的孩子,说出了中国特色公务接待的大实话。[详细] |
| |
|
探因:公务接待之风缘何甚嚣尘上 |
|
|
|
原因之一:基层政府依赖上级 |
对于“上面”的人,基层政府必须好生招待,而不敢轻慢。公务旅游招待就成为基层政府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事务。所有地方官都在抱怨迎来送往的麻烦,但所有地方官员也会毫不犹豫地把精力投入到这个方面。对于公事来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财权的分配也不利于基层政府。[详细] |
|
|
原因之二:转移支付存在缺陷 |
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对于转移支付的对象、规模,拥有相当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这样的财政制度下,基层政府能否获得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否获得更多转移支付,就要看地方的游说能力。[详细] |
|
原因之三: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
公款支出的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必要的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这是公款接待之风甚嚣尘上的根源所在。让公务接待在阳光下运行——只要这一点能做到,“被公务接待”的平遥古城也就不会出现了。反过来说,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平遥古城也不过是一面折射公务接待浪费乱象的镜子罢了。[详细] |
| |
|
求解:平遥公务接待如何破局 |
|
|
|
学白庙乡,“裸示”公务接待 |
一方面是“赔钱赚吆喝”,一方面是纳税人不知不觉中被花了如此多的冤枉钱。既然如此,如果平遥真想消除掉这种负担,完全可以学习四川巴中白庙乡政府,把公务接待“裸”出来,看谁还敢大摇大摆地来?[详细] |
|
|
学华西村,变负担为资源 |
早在多少年前,当各地来华西参观的代表团络绎不绝时,华西村就对每位参观者收取10元钱的讲解费。几年后,旅游已经成了华西的一大特色,而当初那个小小的接待站也成为全国著名的旅行社。[详细] |
|
破除“潜规则”还要靠制度 |
能否真正破除公务接待中的“潜规则”,关键还是取决于能否建立起政务公开的制度,让基层地区和部门没有顾虑地敢于“晒裸账”。因为对于“晒裸账”的行为,广大百姓和社会舆论肯定是欢迎和支持的。但如果缺乏制度的支持,它将很难前行。[详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