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决策不可被表象裹挟
    2010-01-22    沈洪溥    来源:新京报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12月的CPI上涨至1.9%。春节前将加息的传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以致这几天证券市场受到沉重打击,甚至让众多一度坚信年内市场走势将“前高后低”的人大为恐慌。事实上,尽管这种理想形态有利于已然完成布局的投机客,但却可能完全不符合政策的预期结果。
  央行宣布结构性调高准备金率仅一周左右时间,市场加息预期的陡然强化,恰证明了上面这一假设。
  此前,市场普遍的看法是央行可能会在2010年第3季度的前后加息,但在调整准备金率之后,传出了2010年1月份的第一周全国新增贷款达到6000亿元之巨的消息。加上CPI和信贷短期内上升较快,货币当局以加息来对冲的预期于是产生,并迅速自我强化。不仅证券市场通过指数连续下跌、成交量突然放大暗示主流资金形成了新共识,而且在本月19日发行的240亿元的1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1.9264%,上涨幅度也达到8.3个基点,显示短期内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均认可了加息的可能性。
  笔者以为,如果跳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层面,以清醒的思维去理解市场、转换视角,则可能取得大为不同的认识。这里面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第一阶段,2010年实施调控并逐渐为刺激政策退出创造条件,已成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共识。央行年初即发出提高准备金率50个基点的信号,充分表明了政策的态度是希望流动性“适度宽松”,换言之,几等同于较去年有所紧缩。但作为市场主体,如以银行为例,在去年9.59万亿的天量信贷维持了利润增长水平的“甜头”刺激下,眼见政策第一拳打出,最恰当的反应绝非立即收手,乖乖地去做“规定动作”,而是抢在不知力度的下一拳之前,尽快做完“自选动作”。这自然导致市场流动性其实较去年同期相比,呈现超过政策预期的放大,并自然招致政策的进一步干预。
  第二阶段,正是看到了政策进一步干预的可能性,例如加息,那么当通过“自选动作”试探出政策的真实意图之后,市场主体最理性的反应绝不是继续强梁,反而是立即示弱,让政策的干预必要性迅速降低,并收缩信贷规模,导致楼市成交回落、股市指数迅速暴跌,显示出进一步紧缩政策的负面后果。
  第三阶段,如果政策选择观望,则市场会不确定性表现出更为低迷的态度,等待“靴子落地”。如果政策选择继续紧缩,则可能进一步削减货币乘数的作用力。
  如此三段式的博弈推演,其实仅仅是一个开始。在经历数次反复后,政策的直接作用力一方面被来自市场的反作用力消耗、对冲,另一方面又受到新形势、新问题的牵引而不由自主地走出预设的轨道,乃至走向预设立场的反面。现实的证据在政策干预力明显强化的2008—2009年均有明显证据:2008年,年初“双紧”、年中“保控”、年末“双松”;2009年时,则是政策年初便背负“保增长”重负,乃至在楼市、股市产生了超越多数人想象力的“首先复苏”景象……
  无论货币还是财政政策,其对社会经济未来的建构力或许要比想象弱许多,而由无数个微观个体预期所形成的市场反作用力,则或许要比我们预判的要强不少。用一句著名的论断来说,“政策在正面效果方面的作用,要比预想的小;在负面效果方面的作用,则往往超出想象”。因此,在市场中加息呼声渐成主流之时,冷静观望,慎重出手,反而是央行最可行的选项。
  相关稿件
· 加息预期升温 沪深基指震荡下行 2010-01-22
· 澳大利亚通胀指数走高 加息预期增强 2010-01-19
· 美联储加息暗示似乎隐含了更多意图 2010-01-13
· 欧洲央行先谋稳妥退出再谋加息 2010-01-13
· 伯南克:抑楼市泡沫监管胜加息 2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