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打破了青海省浅山地区传统农业的固定模式,为旱作农业发展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
■2009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个省将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积极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进一步加大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更好地发挥这一技术的综合效益,掀起青海高原旱作农业发展新革命。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薄弱,66%的耕地为无灌溉条件的山旱地,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高原农业发展的“瓶颈”。3年来,这个省立足省情,趋利避害,积极探索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推进山区旱作农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专家认为,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在青海高原极具推广价值。
“国家投入3千万,农民收获3个亿”
青海省海东地区地处河湟谷地,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和“粮仓”,其面积不足全省的2%,粮食产量却占全省的40%。2009年这个区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19.2万亩,占全省的93.7%,其中马铃薯14.4万亩,玉米4.8万亩。 海东地区农业局局长韩光忠说,由于去年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这个区的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栽培技术全面落实,马铃薯和玉米长势喜人,部分地区的长势要好于临近的浅山和川水对照田,呈现出全面丰收的景象。全膜玉米预计总产量达到3千多万公斤,总产值达5千多万元;全膜马铃薯预计总产量达到3.7亿多公斤,总产值达2.8亿多元。 韩光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政府部门推广这项技术每亩地投入150元,海东地区近20万亩地共投入近3千万元,而全膜玉米和马铃薯预计总产值高达3亿多元。“国家投入3千万,农民收获3个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效果很好!”他说。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浅山地区,全县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浅山面积为4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5%,干旱山区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90%,当地流传着“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说法,农民种田辛辛苦苦一年忙活下来,除去各种生产成本,往往收入甚微甚至入不敷出,因此土地撂荒现象相当普遍。 2007年,青海省在民和县5个乡开展马铃薯和玉米全膜双垄栽培技术试点,效益可观,大获成功。李二堡乡李家村村民李承军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实效后,于2008年重拾外出务工而撂荒的6亩土地进行铺膜,实现了大丰收。去年,44岁的李承军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还与兄弟合伙花费9000多元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用来农业生产,他家里总共10亩地都种植了全膜玉米,农业收成已成为李家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民和县农业局局长朱进成说:“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打破了青海省浅山地区传统农业的固定模式,为旱作农业发展找到了一条突围之路。目前,民和县已经确立‘打造全省最大的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区’的近期规划和‘打造全省最好的农牧联动区’的远景目标,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改善民生条件。”
因地制宜探索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
从全国农业区划分来看,青海省属于北方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农业区,是一个农牧业相结合的省份,天然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只有250-450毫米,而且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农业缺水问题严重,俗有“十年九旱”之说,春夏秋三季连旱现象也时有发生。 青海省现有耕地面积813万亩,其中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只占34%,无灌溉条件的山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66%。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这个省经济和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导致该省山区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粮油亩产量徘徊在100-180公斤之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靠天吃饭”的困境从根本上无法改变。 特殊的省情,决定了青海省必须趋利避害,把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作为干旱山区农业的首要任务,以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选择。2007年,青海省从甘肃省引进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并在该省民和、乐都等县浅山地区进行试验与示范。 2008年,这项技术推广到民和、乐都、平安、互助、湟中等5县,种植面积达到1万多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还探索出了一条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旱作农业新路子,为浅山地区农民增产增收创出了新模式,展现了巨大的推广前景。 2009年,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个省将全膜双垄栽培技术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积极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狠抓面积落实,全省共落实全膜双垄栽培技术20.5万亩,全膜马铃薯和玉米长势良好,预计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能够达到2000-2500公斤,较传统种植马铃薯亩均增产500公斤以上;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能够达到450-500公斤,较原先种植春小麦亩均增产300公斤左右。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曹宏说,通过3年的努力探索,这项技术已成为青海省加快干旱山区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成为全省特色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和新的希望,将为这一地区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新技术在青海高原极具推广价值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曹宏、省农牧厅粮油处副处长张元、海东地区农业局局长韩光忠等人指出,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抗旱增产效果显著,得到青海省各级领导干部的认同,深受广大干旱山区群众的欢迎,要进一步加大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更好地发挥这一技术的综合效益,掀起青海高原旱作农业发展新革命。 他们同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大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由于新技术推广地区是青海省相对落后的贫困干旱山区,农业基础薄弱,地方财力有限,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建议中央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其次,科学规划,加快推广步伐。2010年,这项新技术在青海省计划推广面积为60万亩。然而,青海高原真正适宜推广这一技术的土地面积到底有多少,以及发展空间到底有多大等问题,目前还尚不清楚。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编制具有科学性、超前性、指导性以及可操作性的新技术实施规划迫在眉睫,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另外,要发展生态农业,减少白色污染。推广全膜覆盖技术可能造成一定的白色污染,为此建议与各地白色废物回收企业加强联系,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使白色污染物“变废为宝”,同时组织群众对当年所产生的白色废物进行清理回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白色污染,走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