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民生为保增长保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最近在北京、浙江、陕西、湖南等地采访了解到,去年以来,各地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加大“保民生”工作力度,为“保增长”“保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些地方因民生改善而出现消费增长、社会趋稳等迹象。
经济越是困难,越要重视民生
记者在采访中深切地感受到,尽管遇到金融危机的困难,但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对民生工作的战略部署,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湖南、浙江、陕西等省均提出“经济越是困难,越要高度重视民生和社会稳定”,都将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浙江提出努力办好改善民生“十方面实事”,陕西提出“8大民生工程”,湖南省在今年7月专门召开全省民生问题座谈会,专项研究推进改善民生工作。 一些地方民生投入也越来越大。陕西省8大民生工程共安排投资3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省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50亿元,比上年增长42%,民生投入增幅明显高于GDP增幅(今年上半年为11.8%),实现了与财政收入增幅(今年上半年为20%)基本持平。与此同时,民生投入在一些地方财政开支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北京市包括养老保障补贴在内的社保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0%。2008年北京市、区两级财政向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救助、社区建设等“大民政”领域投入资金40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20.8%。
随着财政投入的增加,各地民生保障的范围和水平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一解决。北京的城乡居民养老正从“补缺型”模式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从2008年起,无社会保障的60周岁以上老人都可享受每月200元的福利养老金,“新农保”政策又给参保农民额外增加养老金每月280元。今年湖南省将洞庭湖区4.5万名渔民的解困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通过“上岸安居”工程、
就业援助、低保救助等,着力解决其“居无定所、学无所教、病无所医、老无所养、转业无门”等难题,赢得了群众称赞。
记者采访了解到,各地在民生建设中注重制度化、科学化建设,积累了一些新经验。湖南省研究农民工返乡问题时,委托统计部门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今年3月农民工返乡率已下降到3.9%,远低于此前“大约有30%农民工返乡”的估计,为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陕西省编制出2008至2012年民生预算,以规划和预算手段解决民生投入保障问题,改变了以往民生建设以年年“办实事”为主的短期性做法。
改善民生才能真正启动内需
国家统计局湖南调查总队副总队长刘顺国认为,社保、住房、养老、教育等领域的不合理现象是当前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导致当前居民消费倾向偏低、消费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通过民生工程激活民间消费,正成为启动内需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从2001年起,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提出了建立全民性社保体系的目标,2008年又出台“幸福民生40条”,政府承诺对居民从生到死给予扶助。过去5年,这个区财政共投入民生支出150亿元,年均增长23%。与此同时,这个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大约20%,2008年实现零售总额150亿元,同比增长34.7%,比全国水平高1/3以上。 去年以来,浙江省临海市通过农村宅基地整治,在解决“农民建房难”的同时,拉动了农村消费。临海市康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郭鑫说,这个市投入1亿元资金补贴农民建房,可拉动农民和村集体建房和基础设施投入6亿多元。如果再把农民买电器、家具的消费以及节约出来的土地收益计算进来,经济社会效益更为客观。目前,浙江省已经决定将在4年内改造建设农房100万户,预计每年至少可形成新的投资和消费需求1000亿元左右。 记者采访了解到,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也是近年来的消费热点之一。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处长李大川说,近年来因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特别是新农合的推广,我国的医疗需求呈爆发性增长之势,医疗正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统计显示,2008年,全国诊疗人次达到31.0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近3亿人次;住院人次增加到1.14亿人次,比上年增加2000多万人次。
国家行政管理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建议,刺激经济增长,下一步应当从增加投资转向民生事业,重点加大社会保障、改革教育体制、城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加大民生投入将降低维稳成本
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也使得当地政府、企业和群众付出了巨大的发展代价。 部分地方已经认识到,与其事后增加维稳成本,不如事前增加民生投入。2008年7月,湖南省按照中央部署,积极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一些老上访户纷纷自愿息访息诉,到去年底已有近2.4万件信访事项得到妥善解决。湖南省祁阳县委书记蒋涛说,信访问题首先是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尤其是困难群体共享发展成果,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当前的信访中,90%以上群众诉求是有理或部分有理的,除了少数涉法涉诉问题外,90%以上的信访问题县一级基本都可以解决。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地方随着民生的改善、民怨的疏解,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数量、规模、烈度都明显降低,干群关系缓和,党委政府形象有所提升。陕西省神木县在煤炭资源的快速开发中,由于贫富差距过大,一度成为榆林市“上访第一大县”,2005年仅接待涉煤上访就达4650人次,并发生了上千人围堵县政府的群体性事件。但是,随着当地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推出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当地社会矛盾明显缓解,今年上半年未发生一起群体性事件。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潘屹说,在应对此轮金融危机中,欧美等国均把加强社保制度视为危机中保护社会的“稳定器”和反危机的重要手段,一些做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凝聚社会和民心。
民生应成为硬指标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近来我国各地民生建设的工作力度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民生工作的进展与老百姓的需求和期待之间还有不小的距离。一些基层干群认为,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民生建设仍有进一步加大的空间。如果说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那么今后民生应成为党委政府工作的“硬指标”。
对民生成就不应盲目乐观
记者采访发现,当前民生建设中存在一种“真功虚做”的现象:“民生建设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锦上添花”争着做、“雪中送炭”不愿做,乍一看成绩很大,但往往掩盖了困难群众的真正需要和工作的薄弱环节。在陕北一地级市,当地财政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市80%的预算都用在了民生方面。但仔细询问,才发现这个市把高速公路、城市广场等基础设施投资都算作了民生工程。 一些专家说,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说,只要涉及群众利益的工作都可算作民生建设;而狭义上讲,民生建设应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五大建设实际上是我们民生工作最基本也是最薄弱的部分,应该成为各级政府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 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仍不容乐观,四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覆盖面小。在我国社保五个险种中,除医疗外,总体覆盖面大约只有30%左右。其中失业保险的覆盖人数仅为1.2亿人,只占就业人口的1/5左右。二是统筹层次低。我国社保制度自建立以来,始终未能实现省级统筹,目前社保制度几乎所有问题都与统筹层次太低有关。三是保障水平低。如湖南省2008年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实现程度达到48.2%,居中部6省第一位,但当年该省农村低保人均每月只有42.7%,“五保户”供养标准每人每年只有825元。四是缺乏全国统一的社保制度。近些年,各地根据自身财力,进行了一些民生探索,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是社保制度“碎片化”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急需进行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郑功成说,现在一提到要加强社会保障,总会有人提醒要防止犯西方国家的“福利病”。这种观点就像告诫一个饥饿的人要预防营养过剩一样荒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问题是社会保障仍处于滞后甚至严重滞后的状况,应该是加快民生建设步伐,而不应再找理由拖延。
推进民生建设需要更新执政理念
一些专家和基层干部认为,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财政收入增幅连续多年高于GDP增幅,应该说社会保障的能力已大大增强。要改变一些民生问题长期推进步伐缓慢的问题,必须在执政理念上有所更新和突破。 一、不应再将财力有限作为延缓民生建设进展的主要理由。湖南省信访局局长李皋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理念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并不是说钱多得不得了,但并非受制于钱。今年3月,陕西省神木县推出了覆盖城乡的免费医疗制度,最高报销可达30万元,而且涵盖了糖尿病、白血病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据测算,该县全年为此需投入1.5亿至1.8亿元。一些地方干部认为,对于这样一个支出水平,有不少地方有能力施行。如果我们能把庞大的行政成本降下来,用于民生建设,一定可以在短期内取得较大进展。 二、选择盖大楼还是保民生,取决于政府的政策选择。不少专家和群众质疑说,我们一些地方政府盖大楼可以超前、配车可以超标,为什么一到民生问题上就要低标准?一个地方的决策者在各种政策安排中是否优先选择民生项目,反映的其实是执政理念的深层问题。记者采访了解到,神木县在政府财力明显增强之后,否决了盖政府大楼、建招待所以及兴建机场等项目,而是选择实行12年免费义务教育、全民免费医疗以及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当地领导认为,如果听任贫富差距继续下去,让底层老百姓看不到希望,社会稳定将难以保证。 三、不应把民生投入仅仅看作是“支出”,是政府的负担,而应将之视为一种长期投资。财政部公共财政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现代经济一定程度上就是“信心经济”,政府搞民生工程,保障的其实是一种不确定性,稳定的是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
四、民生建设应走出“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误区,加强统筹规划。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赵云认为,近些年政府给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但现在社保体系各自为政、标准不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们心态上的不平衡。
应将民生建设作为考核“硬指标”
一些基层干部告诉记者,现在提到民生建设,口号上是“天大的事情”,但是很多工作流于政治表态,在考核上与经济、环保、计生不在一个平台上。专家建议将民生工作变成考核地方党委政府的“硬指标”:
一是完善民生考核制度。结合中央《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的实施,逐步完善民生指标统计评估体系,将民生发展主要指标作为强制性要求,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年度考核目标中。此外,还应建立民生投入与GDP增长和财政收入增长挂钩的机制,合理确定投入比例,确保逐年增长。
二是在民生建设中应广泛吸取民意,科学决策。有关专家认为,民生不只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只有让群众充分表达意见,政府充分尊重民意,民生工程才能好事办好,赢得民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