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角”正在攥成西部一个拳头
    2009-07-28    本报记者:刘亢 王金涛 张军    来源:经济参考报

西安城市一景。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今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川陕渝共建“西三角经济区”的设想,当即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事实上,我国目前已经在西部确定了成渝、关中-天水和北部湾等三大经济区,而把重庆、西安和成都并列起来组成“西三角”,无疑是一个大胆而具有想像力的创意。
    最初,雄心勃勃的川渝两地曾经想把成渝经济区打造成中国第四极,后来却发现自己的实力远不如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尽管关中-天水和北部湾经济区也蒸蒸日上,但同样不可与东部经济区同日而语。
    西三角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出炉的。从体量上和潜质上讲,西三角未来有可能与东部三大经济区比肩而行,这正是西部三个特大城市翘首以待的目标。
    西三角的提法也引起一些争论。一些专家认为,现在提西三角为时过早,条件尚不具备,应该先把成渝和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发展好,然后再实施整合。
    而成立西三角的倡导者却热情不减。川陕渝三地更多的专家则认为,这一设想适应西北与西南经济一体化的需求,与西部大开发中重点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相吻合,有望带动西部整体发展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应将其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成为下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心发展战略。
    西三角,无疑承载着西部的梦想与渴望。

    西部需要一个拳头

    据统计,西三角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8亿,包含47座城市,去年GDP总额24456亿元,占全国的8.13%,占整个西部的1/3。从西安到成都和重庆的直线距离,分别为600公里和570公里,成渝直线距离270公里,三地连线近似一个等腰三角形。
    10年来,西部大开发极大地促进了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但与东部相比,差距依然没有缩小,在这种形势下,西部需要一个核心或拳头。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副理事长林凌教授认为,这几年东西部差距并没有缩小,这是因为西部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很弱,而国家对东部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仍高于西部。更重要的是,西部大开发成了东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东部经济增长提供了廉价资源。要改变这个局面,西部大开发就应该由“全面开花”转向重点推进。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宝通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西部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却遭到破坏。因此,中央才提出西部地区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个区域,让有条件快速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地区优先发展。西三角设想体现了这个战略思路,在生态矛盾与民族问题并存的形势下,通过西三角带动西部整体发展,可有效缩小东西部差距,缓解民族矛盾。
    “川陕渝联合,不是放弃对其它弱势省区的辐射和带动,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法则,在壮大自身的同时,为西部大开发打造引擎和龙头,这将强化对西部贫困省区的扶持和带动。”陕西省工商联川渝商会会长徐彦平说。
    陕西与川渝是地图上的近邻,但因大山阻隔,自古往来不便。但调查中不少人士认为,现成交通困局已大为改观,由于交通等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现在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城市之间的空中飞行时间都不超过1小时。与此同时,已经或即将建成的高速公路网络和高速铁路也正在使陕川渝迎来“3小时经济圈”的时代。

    西北与西南经济互动的桥梁

    不少人士认为,西三角经济互补性强。关中城市群的最大特点是航空航天业和科研力量雄厚,成都经济圈电子、航天、商业、轻纺发达,重庆则主要发展大机械、大化工,科技转化能力强。在能源上,川渝地区缺油少煤,陕西则煤油气盐资源富足,全国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中,陕西就有3个,能够为川渝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持。在农业上,川渝不产棉花,设立西三角经济区则有助于疆棉南下。此外,西南人口众多,西北则人口稀少,地大物博,可作为西南人力资源的输入地。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刘世庆认为,西三角将成为西北与西南经济互动的桥梁。
    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权永生说,西三角产业有同构性,也有很强的互补性,有条件实施产业整合,合作的潜力和领域广阔。若实现联合,就可以强化协作,实现合理分工,避免在同一区域里恶性竞争。比如,西部最有前途的产业是旅游,川渝以自然风光旅游为主,陕西则以人文旅游占优,互补性很强。如果三地联手,就可以开发“三国游”,陕西汉中就会明显得势,这还可能改变我国旅游格局。再比如,重庆和西安的重型卡车产业都发展较好,但重庆主打发动机,西安则是变速箱。而成都和重庆,经过长时间的你追我赶,很多产业已经实现了融合互补,若发挥西安优势,无疑可以互惠互利。
    川渝陕近年来合作意愿强烈。2007年4月,川渝两地政府签署了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的协议。去年4月,陕西与重庆又签署渝陕合作协议,其中包括陕西向重庆输送500万吨电煤的内容。两省市还决定在农业、科技、旅游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重庆派科技人员支持陕西柑橘业发展。
    徐彦平说,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三省市实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早已春潮涌动。这几年在陕西投资和经商的川渝商人已经接近10万人,还有近100万川渝人在陕打工,正所谓“百万川军,十万川商”。同时,在川渝投资兴业的陕西企业家和商人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捷径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博士算了一笔账:假设在2015年以前,“西三角”的发展速度为年均增长13%到15%,2015年到2020年,随着产业成熟度提高和规模加大,增长速度降到12%到13%左右,那么到2020年,“西三角”GDP将占整个西部的50%左右,占全国的12%到13%。如此一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三角”的GDP总额有望占到全国的2/3,中国就基本实现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平衡。
    从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布局来看,美国东西南北分别有大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底特律四大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平衡。从我国区域经济特点来看,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发展受到土地、市场和资源的限制,而设立西三角经济区符合大城市群理论,其经济体量高于中原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很可能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中央要求重庆成为西部重要增长极,但重庆势单力微,必须联合川陕才能达到目标。三座城市都毗邻中部,承东启西,都是西部发达城市,在承接东部甚至国外产业转移方面,无疑是第一梯队。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罗霞说,川陕渝一体化是非常明智的选择。长期以来,西部一直没有一个实力很强的经济圈,缺乏核心的辐射力与带动力,西三角增长极很可能是促进东西部均衡发展的捷径。
    张宝通认为,发展西三角,将带活秦岭大巴山区经济,使陕西安康和汉中、重庆万州、四川达州等落后地区受益。这有助于西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也有助于三峡库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相关稿件
· 打造第四极 西三角经济圈蓝图浮现 200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