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势头强劲。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
|
三年,对于一直奉行“小步慢走”的文化体制改革来说并不算长;然而,三年,对于安徽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却是大踏步迈进的。从2006年至今,并非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的安徽,自我加压、勇闯敢试,交出一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漂亮成绩单。
文化领跑安徽产业经济
尽管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寒风劲吹”,但是安徽的文化产业却逆市上扬。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安徽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0亿元,连续第四年保持30%以上增幅,首次超过了同期汽车工业增加值,成为安徽新的“领跑”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文化产业不仅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朝阳产业,而且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大有作为。”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臧世凯的一番话揭示了安徽文化产业得到加速度发展的奥秘。
项目是发展文化产业最基本的载体,安徽省将文化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设立文化产业项目库。全省两百多个文化项目入库,投资总额超千亿元。其中,28个项目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达到47个,居全国前列。“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得批准,是全国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此外,总投资18亿元、总面积125万平方米的芜湖方特成为我国第四代动漫主题公园新标志,被誉为“中国迪斯尼”,2008年经营收入突破两亿元,项目整体输出到伊朗、乌克兰等国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
文化招商吸引资本。2006年5月,安徽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招商板块,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国际徽商大会,开启了国内文化产业境外招商的先河。2008年5月18日,安徽文化产业第三次亮相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成为海内外嘉宾关注的焦点。三届徽商大会累计签约签订投资项目194个,协议引进资金近60亿美元,瑞士荣格、美国杰维美亚、英国星火等知名跨国企业和广东碧桂园、浙江横店等国内500强企业与安徽文化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签约项目落实率达52.89%。国际宣纸城、新安传媒股份公司、时代漫游公司、美高美国际俱乐部等一批项目成功落地,开始发挥效益;巢湖如山湖国家小球训练中心、芜湖和瑞动漫产业科技园、马鞍山洪滨丝画园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面向市场创新投融资“安徽现象”业界瞩目
身处中部的安徽,不是首批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发展文化产业既无区位优势,又无政策优势。然而,安徽人不等不靠,自2004年开始便积极自主试点改革,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创造出业界注目的“安徽现象”。
安徽出版集团战略重组上市公司,是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新突破和新亮点。2007年,安徽出版集团成功战略重组“科大创新”,以其出版、印刷等文化传媒类资产参与认购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的股票,实现出版主业整体上市,战略重组后的上市公司更名为“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新闻出版主业真正意义上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企业。重组后,集团去年实现销售总额43亿元、利润3.2亿元,分别是组建之初的4.8倍和5.3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国出版集团(总社)前列。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完成股份制改造,实施跨行业合作,引进五家战略投资者,成立了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积极探索连锁、混业经营,销售收入、利润、净资产分别增长2.02倍、2.88倍和3.45倍。出版集团、新华发行集团双双入选“首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并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大胆探索中外合作经营模式,与南非米拉德传媒集团合资组建的新安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安徽文化产业首次引进境外资本项目,也是全国首家党报集团中外合作项目。此外,安徽卫视、新安晚报、中安在线网站分别获得“中国十大广电品牌”、“中国十大晚报品牌”、“中国十大媒体网站品牌”称号。
再好的项目,没有资金支持,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安徽面向市场不断创新投融资模式,安徽省委宣传部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中国农业银行将为安徽文化产业提供200亿元意向性授信额度。这是国家金融机构首次对安徽文化产业大规模集中授信,创造了安徽文化产业崭新融资模式。今年4月,安徽出版集团与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书,决定首次发行五年期10亿元企业中期银行债券。这是国内文化企业利用债券市场、引资融资的又一创举。
一些文化企业还走出国门开辟发展空间。2008年,安徽出版集团输出版权项目286种,居全国第一,在俄罗斯兴建的新时代印刷公司是全国惟一“走出去”的印刷企业,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此后又在全国率先走进波兰,签署一揽子合作协议,截至目前仍是波兰与中国出版界签约品种最多的合作项目;所属华文国际公司进出口额首次突破两亿美元大关,在全省外贸企业中进出口总额排名第四位、增幅位居第一。
如今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受到各方关注,被称为“安徽现象”。今年4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督查组在皖督查期间,对该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高度评价,认为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体推进,走在了全国前列”,试点地区“重点突破,完成了阶段任务”。安徽的文化体制是早改、快改、真改,改得好,改出了生机,改出了成效。
动漫产业“井喷式”发展文化新业态生机勃勃
如果说探索文化体制改革是安徽在规定动作上交出的满意答卷的话,那么,“动漫皖军”等新文化业态的异军突起,则是安徽在自选动作上的又一次漂亮起跳。
与上海、杭州等动漫产业的先发地区相比,安徽的动漫产业起步相对较晚,在原创作品、资金和人才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但安徽人以自己特有的智慧,找到了迅速切入动漫产业的崭新模式。
作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合肥每年拿出一亿元,芜湖每年拿出10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倾力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而国家一次性批准安徽省成立两个国家级动漫基地,属全国首例。
其中,合肥在2007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交易会,签约项目240项,成交总额突破20亿元,并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网上动漫行业交易平台。2008年,合肥动漫产学研平台和芜湖、和瑞动漫产业科技园建设正式启动建设。安徽电视台投资创作的98集动画片《美德花园》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国产优秀动画片向全国推荐;合肥原创动漫《黑脸大包公》已和国内外数十家电视台签订播放合同。
芜湖继引进深圳华强建立包含二维、三维以及手偶等多领域的动漫产品生产基地———方特欢乐世界后,去年底又开工建设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该项目集创意、设计、生产、研发、销售、人才培养于一体,总投资25亿元、占地2000亩,预计3年时间建成运营;同时引进上海新黄埔科技京城有限公司和浙江和瑞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和瑞芜湖动漫产业项目。
马鞍山市虽然没有列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但他们积极谋划,2008年成功引进香港HEYSPACE集团,投资6000万元港币建设占地面积300亩的视聆通游戏动漫生产研发基地,吸引香港、长三角、珠三角等动漫企业入驻建设游戏动漫产业群。
“尽管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才开始两年多,但无论是省直文化单位的转体改制工作,还是综合试点地区的配套改革,都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中宣部改革办副主任高书生这样评价。然而,安徽人并不满足,对于未来文化产业的发展,他们依然雄心勃勃,深化体制改革,打造千亿产值是他们的下一个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