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看中部 几家欢乐几家愁
    2008-12-25    本报记者:张先国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近期在中部六省调研发现,由于国家不同时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执行力度有差别,不同地区和企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压力也有差异,广大干部群众希望地方各级政府能更坚决、更彻底地执行中央政策。

  遥望铁本的背影:还有多少“小铁本”有待关闭?

  今年6月份以来,钢材价格一路下滑,我国钢铁业随之受重创。据中国钢铁业协会统计,9月份纳入钢协统计的71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逾32亿元,为两年以来的最低点,其中23家企业亏损。10月份,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记者了解到,武钢集团自9月份开始,对高层、中层和普通员工分别减薪50%、20%和10%,目前钢材积压已达80万吨。
  不锈钢产值占55%的太钢集团形势也不容乐观。据太钢政研室主任曹志福介绍,10月份当月亏损5亿元左右,至11月10日,不锈钢开工率仅为55%,目前太钢产品库存63万吨,占用资金约84亿元。
  负责为钢铁企业进行工程设计、设备成套等服务的中冶南方工程技术公司明显感到“寒意逼人”:10月份以后,基本上没有钢铁企业为新开工项目做前期工作,除广西防城港基地项目11月仍在继续申报外,正在执行的6个工程设计额10亿元以上的项目都被企业“喊停”。
  钢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钢铁业也会进入调整周期,因为以“铁本事件”为标志的国家宏观调控在一些地区并没有真正落实。
  查处铁本并没使全国钢铁投资热潮明显降温。据业内人士分析,经过2002年以来的飞速扩张,我国粗钢年实际产能约6亿吨,超过中钢协统计的约5亿吨,已是日本和美国的5倍左右。“钢铁第一大省”河北的产能达1亿吨左右,河北省入围全国百强县中,迁安、丰南、遵化、迁西、武安都是以钢铁业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县,钢铁产量占到全省钢产量的1/3左右。最近,唐山、邯郸一带的100多座高炉都已停产。
  铁本倒下了,“小铁本”却在遍地开花,产能过剩是我国钢铁业进入调整期的主因。在当时钢铁市场“低成本、高利润”的利益驱动下,少数地方“大上钢铁”被誉为有胆识、有魄力、有闯劲,甚至使一些违规上马的钢铁项目披上了“合法”的外衣,逃避监管。

  近见山西的蓝天:部分产业或将迎来整合良机?

  山西省长治市80%的产值来自采煤、焦化和炼铁业,10月份以后,六成企业停产,生产企业开工率也不足30%,新增下岗职工5万多人。全市302座煤矿,102座因政策关闭,其余因市场冲击限产或停产;焦炭、钢铁、电石等传统产业,因政策关停65家,因市场冲击关停160家;38座125方以上的高炉有30座停产。
  在长治采访时,当地群众说,烟囱不冒烟了,可以看到蓝天了,空气也变好了。当地干部则痛心疾首,市委市政府抓了多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煤焦铁等主导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依然严重,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焦化副产品回收利用率只有35%。
  常平集团是长治最大的民营企业,也是集采煤、焦化、炼钢、煤气发电等于一体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今年以来累计亏损逾4亿元。近几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关停了4座150方以下的高炉,目前一座450方的高炉正在停产检修,一座380方的高炉为保证周边居民用气和取暖维持生产。

  政策要关的,市场迟早也会关

  “政策要关的,市场迟早也会关;要是及时把政策要关的都关了,市场的冲击就不会像今天这么大。”常平集团办公室主任于李平慨叹。他说:“虽然扩大内需的方针让我们在茫茫沙漠里闻到了一丝水的清香,但是如果那些非法违规的小矿小厂一哄而上,我们最后可能只会抓到肥皂泡。”
  产业结构偏重,经济怕冷不怕热,是中部六省特点。山西水塔老陈醋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醋厂,公司总经理温枢群反映说,醋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从调味品到保健饮品,再到化妆休闲产品和旅游文化产品,涵盖一、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近几年地方政府扶持不够,连农业产业化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都没落实,致使醋产业重组进展不快。
  危机中蕴藏着深化改革的机会。不少干部认为,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改革的成本相对较低,应当在突出抓“扩内需、保增长”的同时,加大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实力度,对非法违规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对部分行业加大重组联合力度,净化市场竞争环境,支持合法合规的企业早日走出困境,不断做大做强。

  相关稿件
· 应尽快将实质性减税纳入宏观调控 2008-12-04
· 樊纲:宏观调控应以反周期为核心 2008-11-21
· 本轮宏观调控政策三大特点 2008-11-13
· 三大宏观调控部门落实保增长争分夺秒 2008-11-12
· 金融宏观调控报告支持房地产业合理有效信贷 200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