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4日,进出北京西站的旅客熙熙攘攘。黄金周期间,各旅游城市交通压力骤然加大。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是新休假制度实行后的首个长假。“奥运后效应”多点释放,北京等奥运会主办和协办城市一批新景点出现超级火爆的“井喷”行情;全国许多传统旅游景点和线路也是“形势一片大好”。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旅游观念发生变化,休闲品质诉求逐步提高,这与正在改进的休假制度产生碰撞,由此引发“黄金周存废之争”等现实话题和困惑。
“取消‘五一长假’弊端的一次集中体现”
根据全国“假日办”公布的黄金周“旅游信息通报”统计,今年全国各热点旅游地区的游客接待量,同比上升均达到30%左右。黄金周首日,北京市客运量超过2000万人次,同比增加26.5%,“鸟巢”、前门大街等热门景点,都曾出现日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的高峰。云南丽江、山西平遥等地出现游客投宿无门、“一床难求”的紧缺状况。
北京等地的旅行社对此表示,今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和取消“五一”黄金周等因素促使今年“十一”黄金周的超级火爆。有网民更是直截了当地说,“今年‘十一’出行难的问题就是取消‘五一’长假弊端的一次集中体现。” 据近年来的情况看,每年的长假,都是旅游的黄金时间,由于时间充裕,人们纷纷选择在这期间出行。因而人员集中,给交通、住宿以及景点等带来了巨大压力。有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想方设法分流出行客流量。从今年开始,我国对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取消“五一”长假,设置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和中秋五个小长假,希望能分流人们的出行压力。但这一良好初衷却遭遇现实困扰。 在旅游景区,记者听到游客普遍反映“这期间,车票、机票和住宿、吃饭费用比平时高不少。”许多人明知如此,却选择此时出游,实属无奈。因为只有当大家都有足够的年休假,才不会出现千军万马扎堆“黄金周”这样的休假景观。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教授认为,黄金周或长假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国家,人民的互相交流、家庭的团聚、朋友的来往,都很可能需要跨越一定的空间,而空间距离又转化为时间距离,毕竟坐飞机的费用不是所有老百姓都承受得起的。因此,两三天的假期肯定是不够的。 在“十一”黄金周后,有网络最新调查显示,有七成被访人士呼吁恢复“五一”长假。这与此前有学者提出的“黄金周并不是长久之计,如条件成熟,‘十一’长假也有取消的必要”的言论时形成鲜明对照。
带薪年假取代黄金周尚不可行
黄金周这一中国特色的休假制度始于1999年。统计数据显示,当年首个“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2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亿元。随即是2000年黄金周的“井喷”,“十一”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旅游收入230亿元。今年是第十个“十一”黄金周,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7天内共接待游客182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6.4%。但伴随黄金周集中出行而来的是一系列负效应的产生:交通拥挤、服务质量下降、门票借机涨价等问题,使得黄金周备受争议。 要克服以上弊端,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带薪年假取代黄金周。这是学界、业界乃至百姓普遍持有的观点。业内人士认为,带薪休假是社会文明比较高的一个发展阶段,人人都可以享受休假的权利,但这样的愿景跟中国目前的发展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即使在带薪休假成为常态的西方,也有狂欢节等公共节日供人们集体放松。 中国经济走到今年,面临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原来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遇到了重大瓶颈,急需向更倚重内需尤其是更倚重消费拉动的增长模式转变。黄金周的制度创新带来了激活国人休假意识、刺激假日经济、拉动内需的积极效应。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又是名副其实的“黄金消费周”,国内消费市场繁荣兴旺,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增长点。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1%。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对于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十分重要。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旅游系副主任杨钟红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长假需求和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使得黄金周制度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然有继续存在的现实必要。
“黄金消费周”何时变身“黄金休闲周”
让劳动者人人都享有充足时间休息、消除疲劳和培养业余爱好,这应是建立黄金周制度的宗旨,也是最终确定法定节假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法定节假日调整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回归,黄金周的存废标准也应当是以人为本。在关注黄金周经济指标的同时,今年的舆论更多转向关注黄金周里的人,这显示出社会的进步,也是黄金周里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从今年起正式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杨钟红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休假制度的一个重大发展,但带薪休假制度的全面落实尚需假以时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黄金周的服务与管理,开展旅游产品和市场的创新,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黄金周休假制度的最大受益者。 带薪休假制度是热爱生活的法国人最早创立的。在英语和法语中,“休假”一词的原始意义就是“空白”,也就是以一种无所作为的方式消遣一段时光。 在这个黄金周,为了应对游客“爆棚”,全国不少重点景区都实行了“限票分时”等措施,以保障旅游安全和秩序。与此同时,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正在拓宽思路,积极引导百姓休闲从观光游到休闲度假多元化方式的转变,让百姓从“要玩”到“会玩”。 据了解,今年十一期间北京市旅游局号召市民去京郊旅游,把市区景点让给外地游客,这是一项很有效果的措施。“十一”长假期间,在风景优美的京郊怀柔区,记者看到许多市民、包括在京工作的外国人驾车来到这里,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据怀柔区旅游局介绍,“十一”黄金周期间,怀柔区共接待中外游客9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和33.8%,均创同期历史新高。主管旅游工作的怀柔区副区长朱淑霞介绍,游客到怀柔的人均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2007年人均消费为105元,而今年达到113元。 “这说明旅游消费多元化有力地扩大了旅游市场的容量,提高了旅游市场的质量。”朱淑霞说。
[相关报道] 4个小长假难抵一个黄金周
“4个小长假也难抵一个黄金周呀!”说起刚刚经历的十一旅游黄金周,海南保亭县呀喏哒雨林文化旅游区的总经理助理李志民很感慨。 今年国庆黄金周,尽管先后有热带风暴“米克拉”、“海高斯”搅局,但海南旅游热度不减反增,全省接待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均实现三成以上强劲增长,再次证明了海南度假旅游的魅力。“对我们而言,减少一个黄金周,全年的损失大概会有30%。”三亚一潜水企业负责人吴先生说。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赵全鹏副教授表示,小长假和黄金周,对于旅游市场来说,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海南因为远离客源市场,感觉更加明显。因为小长假时间短,游客来不了。
[相关报道] 深圳旅游出现井喷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是节假日调整后的第一个长假,深圳的各主要景点以及机场和车站人潮汹涌,好一派兴旺景象。 国庆节当天,在深圳市中心通往盐田海滨度假区的免费高速公路上,小汽车绵延10余公里,近40万人涌向大小梅沙海滩观光;在矗立小平铜像的莲花山公园,登山的游客比肩接踵;在欢乐谷,大人牵着孩子排长队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