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创新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和组织方式,由省直部门和各金融机构上门到全省17个市逐一举办开放式的银企对接会。企业不分大小和所有制性质,一律不设门槛都可以参加。政府当“红娘”,搭建平台为银企双方营造一个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有机会和银行“面对面”直接交流获得融资,银行也借机收集了大量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和客户资源,拓展了发展的空间。 近日,安徽省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全省银企对接月活动。这次对接活动改变以往全省一次性集中对接的惯例,由省直部门和金融机构上门到各市逐一举办银企对接。安徽省政府金融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次对接会最大的特点是不设门槛、不限对象、不求签约数额,主要是促进银企间的沟通,为银企双方长期合作创造条件和打下基础。这对优化资源配置,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银行自身的发展,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次对接活动,显著增进了政银企三方的了解和合作。在对接中,企业和金融机构零距离接触,一对一洽谈,面对面沟通,双方加深了理解,寻求到了共同点和结合点,找到了合作双赢的着力点。金融机构在基层精彩亮相,展示自我,广交朋友,各银行尤其是在市、县没有分支机构的股份制银行扩大了影响,提高了知名度。 政府与银行的沟通进一步加深,很多地方负责人抓住对接活动的良好契机,逐一拜访了各金融机构,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合作;各地向金融机构展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今后的经济和金融共生共赢带来深远的影响。银企对接的过程,也是金融工作的一次大调研过程。各地和省直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和企业围绕融资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实践中的好做法,发现了新问题,也找到了一些老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这次银企对接活动中,安徽省围绕服务基层、服务三农和服务中小企业的主题,引导全省各家金融机构把银行信贷和服务向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倾斜。由于取消了身份和所有制歧视,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农户自发参会。阜阳市的对接会现场人潮如海,各金融机构展台前常常挤得水泄不通,现场咨询和洽谈的超过1.3万人次。据统计,对接活动期间,到会企业超过9000家,中小企业就占到86%;参会人员超过2万人,其中个体工商户代表就有1700多人,农户近千人。 针对中小企业和农户普遍缺乏金融知识,宣传普及金融政策和知识也成为这次对接活动的重要内容,对接会也成为一个“金融大课堂”。每到一市,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就货币政策、安徽省银监部门就金融创新产品、省发改委就企业债券、省担保集团就信贷担保业务、省国元信托公司就信托产品、省农信社就农村小额贷款等在推介会上进行专题介绍,深入浅出的讲解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在一个月的银企对接会期间,安徽省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向企业和农户发放了数万份宣传资料和手册,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金融知识和政策,推介金融产品,在全省形成了宣传普及金融知识的热潮。 很多企业反映,通过银企对接会,不仅能与平时接触不到的大银行进行洽谈沟通,也学到了很多金融知识和政策,政府提供了一顿“金融套餐”,这种服务是企业最需要的。淮南碗碗香豆业公司是一家中小企业,总经理朱敏说,以前没有也不会和银行交道,这次在对接会上与金融机构接触,知道了信贷办理程序和所需要件,下一步要备齐材料和几家银行深入洽谈,借助金融支持把事业进一步做大。 由于贴近基层、贴近企业、贴近“三农”、贴近银企实际需求,对接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水平高和前景广的项目和骨干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对接会取得洽谈成果项目中,中小企业项目有3900多个,对接金额340亿元;“三农”项目1400多个,对接金额351亿元。安庆市的养殖大户查海根、巢湖市种粮大户闵良才、宣城市养猪大户舒学辉在对接会上与金融机构都成功签约。 安徽省银企对接的这种模式创造了“移动式办公”的先例,为各金融机构深入基层,在短时间内低成本掌握企业和项目的情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为银行展示自身形象和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金融机构对这次对接活动热情高涨。整个对接会期间,参会的各类金融机构达40家,专业工作人员超过1500人。 在蚌埠市举办的对接会上,中小企业家现场介绍企业情况,获得各家金融部门的欢迎。深圳发展银行南京分行听说池州市举办银企对接会,特地派员前来了解情况,收集信息。安徽省各地把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作为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层层组织,认真摸排本地企业融资需求,精选了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具有优质资产和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融资项目。安徽省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丁怀敏在对接会上接触这些项目后发出感慨:过去是没有项目找项目,通过参加对接月活动,现在是项目多了选项目,银企对接为银行发展留下宝贵财富。 在银企对接中,银行发展了大量潜在客户,对客户需求有了更深入和直接的掌握。各家金融机构围绕客户需求,推出了50多类、400多种融资或授信产品,其中很多是个性化、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配套服务。各家金融机构还利用银企对接的机会,深入调查研究,在创新小企业金融服务体制和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加强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