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工商局日前对利用“C-NCAP”名义发布的汽车广告作出规范,“以偏概全”的夸大宣传将退出市场。专家认为,“C-NCAP”现象暴露出我国汽车安全碰撞测试国家标准的缺失,建立一个政府主导、财政拨款,真正独立、公正、客观的第三方汽车安全评估机构可谓当务之急。
夸大宣传
上海市工商局日前宣布,以“C-NCAP”名义所做的汽车广告均需说明品牌下具体车型及配置,笼统地宣称某品牌或车型获得“C-NCAP”四星或者五星评级都将因“以偏概全”而涉嫌违规。 “C-NCAP”是盛行于欧美的新车评价规程(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的中国版,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参照国际NCAP规程,结合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和车辆使用习惯,通过一定条件下的碰撞测试评估整车的被动安全性能。 近两年来,“C-NCAP”对近50款新车作出碰撞测试并给出星级安全认证,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多家厂商在广告中广泛引用其评级结果。 今年四五月份,上海市工商局在日常监测中发现,以“C-NCAP”名义所做的广告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譬如,厂家在广告中大肆宣传其产品获得“C-NCAP”五星级安全认证,事实上,厂家送检的是一辆最高配置的车型,但广告却把这一评级结果用到了整个车型、甚至整个品牌的宣传上。 工商部门表示,根据我国《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厂家这样的宣传会误导消费者。受检车型的配置很高,有包括侧气囊在内的六个安全气囊。但消费者购买同品牌标配、甚至简配的车型,如果同样进行碰撞测试,结果怎么可能完全一样? 根据要求,目前上海一些汽车厂商已经对相关广告的内容作出调整。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认为,长期以来,汽车生产商在广告中利用“C-NCAP”夸大宣传,打擦边球,上海市工商局此举厘清了问题,有利于引导市场规范。 记者发现,此前业界和媒体质疑“C-NCAP”的部分碰撞结果,日系车得分高于口碑甚好的德系车、美系车,原因之一就是参加测试的车型配置高低有所差异,而发布的结果却笼而统之称A品牌车型得分高于B品牌车型,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行业共谋?
此番广告事件,进一步暴露出“C-NCAP”与汽车生产厂家相互默契的利益共谋。钟师认为,“C-NCAP”已经背离了其作为第三方测试机构为公众提供权威的安全评估的本义,转而成为厂商广告宣传的工具,沦为牟利的数字游戏。 业内人士如此分析“C-NCAP”的盈利模式:汽车生产厂商以高配置车型得出高分数,进而“以偏概全”大肆宣传忽悠消费者;对于碰撞试验中表现不佳、星级较低的车型,企业高价“购买”测试车及碰撞数据,“C-NCAP”则对外保持沉默。如此可谓“皆大欢喜”,有人获得了高性价比的广告卖点,有人避免了低星级结果的公布,“C-NCAP”则获得可观利润。 惟一被牺牲的是消费者,他们得到的是一个个被夸大的安全评级结果,却被隐瞒了对低安全系数车型的警示。而作为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估,本应公开所有被检测车型的碰撞结果。 一个备受争议的细节是,“C-NCAP”在近年的碰撞测试后给出了诸多的“超五星”评级,而在国际通行的碰撞测试中从未出现“超五星”结果。业界认为,这只能说明,“C-NCAP”迷失了自身角色,越来越成为配合厂商广告需要的宣传噱头。 根据公开资料,C-NCAP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从下属的汽车标准化研究所、天津汽车检测中心等部门中抽调人员组成,既没有资金,也没有编制。“以公益形式出现的C-NCAP运作与企业的商业项目运作混合在同一个法人大伞下进行,从体制上看无法隔离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联,也就无法保证其公正性。”钟师说。
企业需求与国标空缺的尴尬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滕伯乐认为,“C-NCAP”现象的出现,暴露了我国在安全碰撞法规标准方面的空缺。各国由于道路状况、驾驶习惯等不同,对汽车安全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中国需要自己的汽车安全评估权威机构。对于“C-NCAP”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它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经验积累,应予以规范。 在欧美和日本,NCAP机构都不与任何汽车企业发生利益关联,从而确保其独立性和公正性。据钟师介绍,成立于1997年的Euro-NCAP由欧盟拨款,得到了欧洲五国政府、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各国消费者组织的支持和作为该机构的成员参与;美国的NCAP本身就是由联邦交通部下属国家高速公路安全署创立,是一个官方机构,费用来自政府预算拨款,权威性毋庸置疑。 钟师建议,应该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拨款的C-NCAP,邀请国内各有关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机构,诸如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加入。只有参照国际相关权威机构在碰撞技术和检测上的标准,结合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和国情,真正独立公正的C-NCAP才可能在中国的汽车制造企业以及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公信力。 业内人士也提醒消费者,安全碰撞测试是在极限情况下进行的,不应当成为消费者购车时判断车辆安全的惟一标准。中国汽车市场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评价体系,要避免厂家利用单一的被动碰撞测试结果误导消费者对车辆的综合安全性能产生误读。消费者更应关注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 而对于广大汽车生产厂家来说,应该扎扎实实把更多精力放在改进汽车安全性能上,而不仅仅是夺人眼球的各项测试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