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涨价倒追:调控应该早作为
    2008-04-15    本报记者:谭剑 丁文杰    来源:经济参考报

  正值春耕旺季,化肥价格出现多年罕见猛涨,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化肥价格到底是怎么涨上来的?农民、经销商、生产厂家对当前的化肥涨价持何种看法?化肥涨价有多少缘于外部“不可抗因素”,又有多少是内在的“人为原因”?记者最近采取倒追方式,对农民、经销商、生产企业进行了一次全过程调查。  

农民:种粮补贴赶不上化肥涨价

  日前,位于洞庭湖粮食主产区的常德市鼎城区中河口镇麻河村村民向记者打电话反映当地化肥价格猛涨,农民意见较大。随后记者驱车辗转赶赴这个村采访。一些村民听说记者来了,纷纷围拢过来,七嘴八舌。
  村民傅厚军拿出手抄的中央“一号文件”,对照着说,近几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农业税免了,还给农民补贴。可是农资化肥价格上涨太快,又把中央给农民的实惠吞掉了。
  傅厚军去年种了9亩棉花,成本3000多元,包括化肥、农药、种子、农膜等,其中主要成本是肥料,每亩需要二三百元。今年化肥价格大幅度上涨后,种同样的棉花,至少需要5000元。“现在我们组大部分农民还没有买化肥,主要是感觉用不起。”
  村民刘连志告诉记者:“现在肥料价格上涨这么快,实际上是变相加重农民负担。国家对农民的补贴赶不上肥料涨价。我们很快要种棉花了,组里90%的村民都没有买化肥,如果化肥价格迟迟不降价,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用的时候还得买。”
  随后,记者在村民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村头的化肥经销点。店主余大姐告诉记者,她做化肥生意四年了,今年是化肥价格涨幅最大的一年。记者在这个经销店看到只有10包尿素和少量的钾肥。这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去年冬天化肥开始涨价后,她不敢存储,听说尿素还要涨价,不敢进,担心陡跌。
  “我们一包化肥只赚几毛钱,还要帮农民扛上车,现在大家基本都在等待观望,希望降价,我们也是进一点卖一点,生意真的没法做了。”余大姐抱怨说。

经销商:市场冷清生意没法做

  肥价飞涨令农民叫苦不迭,而基层经销商也连称生意没法做了。位于常德市武陵区农资市场是湘西北最大的农资市场。在这里,记者看不到往年熙熙攘攘的交易场面,偌大的市场内交易清淡,门庭冷落。
  “化肥价格每天都在涨。”江西贵溪化肥厂常德地区总代理聂孝初拿出一摞订货单告诉记者:“现在经销商手头倒是有钱,但是就是不敢进货,也进不了货。”据聂孝初反映,作为常德地区的总代理,从3月1日以后他就没进过一次货了,农民也不怎么要货了,主要是价格太高。4月初正是化肥销售高峰期,可今年总共销售还不到200吨,仅相当于往年的1/10。
  虽然一个多月没有进货了,但他对化肥价格的关注还是“即时”的。聂孝初掏出手机让记者查看化肥厂家发来的价格短信,显示化肥价格还在持续上涨。让聂孝初“郁闷”的是早在去年10月11日,他就给厂家一次性汇款30万元订货,当时订货价是1950元/吨。往年什么时候需要就什么时候发货,可今年厂家说发不起货了,宁可加一分的息计算退款也无法按当时价格发货。
  到目前为止,聂孝初的订货只发了一个车皮(60吨),因为按当时订货价能发三个车皮,按现在的价格只能发一个多车皮。“觉得今年涨价不正常,脑袋都大了。”采访结束时,聂孝初突然丢出这么一句话。

生产厂家:原材料涨价倒逼化肥涨价

  与经销商的反映相印证的是国内化肥生产厂家压力的加大。以湖南省为例,据记者了解湖南省内七家主要化肥生产企业目前只有三家仍在勉强维持正常生产。其中最大的一家是中石化控股的岳阳巴陵石化,为维持正常生产,每年中石化对巴陵石化补贴数亿元。而其他的小型化肥生产企业,由于生产成本飙升,出厂价格与政府限价出现“倒挂”,许多企业已难以维持。
  生产企业的压力直接来自于资源和能源市场价格的猛涨。据了解,用于化肥生产的主要原料煤炭、天然气、硫磺等资源近几年来价格一路走高。其中硫磺由2007年的每吨500多元上涨至4000元。面对原材料价格如此罕见飞涨的压力,许多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化肥生产企业难以为继。
  此外,冰雪灾害的影响开始凸显。年初肆虐南方十多个省份的罕见冰雪灾害对化肥生产企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虽然冰灾持续时间只有20多天,但对化肥生产的影响则长达两个月。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内化肥生产企业6成以上的煤需从省外调入,而冰灾造成的运力紧张使企业赖以生产的煤、电、气等均受到严重影响。加上冰灾过后春节接踵而来,当时电力主要保证居民生活、交通运输则主要保电煤供应。多种因素下,化肥生产企业产量锐减。据湖南省化工行管办统计,1至3月,湖南省化肥生产企业总产量只有21万吨,比正常生产情况下至少少产了12万吨。

政府:化肥调控应该早作为

  虽然在国家要求下,各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对化肥市场的“限价”措施,但从记者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生产厂家,都对政府的“限价”措施持谨慎态度。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化肥涨价在很大程度上也缘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化肥市场宏观调控的“滞后”,而此时采取“一刀切”的限价措施不利于稳定化肥市场供应。
  湖南省湘农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控制着湖南近60%的化肥市场份额。公司副总经理庄小民一见记者面就说:“其实早在去年11月,业内人士早已判断出化肥价格肯定要上涨。但政府的调控显然滞后。”
  作为业内知名的专家,庄小民认为,新一轮的化肥涨价成因复杂,有的因素是国际市场涨价,对此难以控制;但有的却完全是国内的人为因素,有关部门调控明显不力。
  受国际市场影响的主要是钾肥。目前,全球钾矿资源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以及以色列、约旦等少数几个国家,我国西北虽有钾矿,但产量非常少。庄小民说,全世界一年的钾肥产量5000万吨,我国就需要1000万吨,而我国每年生产仅210万吨,70%钾肥靠进口;对于国际市场涨价,我国难以调控。
  而作为用量最大的氮肥,我国每年产量约为5000万吨左右,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由于去年以来国际市场化肥价格高于国内,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通过各自渠道大量出口,仅2007年出口量就达到500多万吨,其中有近400万吨是在四季度出口。虽然有关部门后来对化肥出口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但为时已晚。而在今年化肥价格已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政府才开始采取补贴厂家、限价、开辟绿色通道等措施,显然又是“赶了个晚集”。
  此外,作为保障化肥供应的重要一环,淡(冬)储对于稳定化肥市场供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的淡储机制显然无法发挥稳定供应的作用。常德市农资协会会长姚维德告诉记者,按往年经验常德市每年至少要在淡季储备4万吨左右的尿素才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而据农资协会摸底调查,在春节以前全市尿素储备仅一万吨。“储备缺口巨大,肥价不涨才怪。”
  湘农公司庄小民则认为,国家虽然对大的流通企业有冬储贴息政策,但淡储仍是企业的市场行为。国家只是提出了淡储指标,并在一定的价格范围内提供贷款贴息,在市场大起大落的情况下,企业考虑到经营风险,不敢贸然储备;与此同时在去年年底化肥价格大涨的情况下,即便有心储备也无法从厂家足额拿货。而且国家提供的贷款贴息额度远远不够,“去年湘农公司仅贷款利息就要3000多万元,而国家提供的只有1000多万元。虽然公司有义务淡储,但真正做起来往往有心无力。”庄小民说。

  相关稿件
· 化肥“限价令”为何难执行? 2008-04-09
· 国家已经并将继续采取系列措施稳定化肥价格 2008-03-31
· 黑龙江:农发行放贷24.7亿元支持化肥收储 2008-03-26
· 化肥限价:政策杠杆在市场博弈中力不从心 2008-03-26
· 化肥限价政策在市场博弈中失效 200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