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也跟上了物价上涨的步伐,其提前一个月透露出的涨价信息,引发了一场消费者的抢购风潮。与此同时,洋品牌奶粉企业的市场业绩步步蹿升,在极短的时间内赚了个盆满钵满。 在这场由涨价预期导致的市场供应紧张中,业内专家从更深层面严肃地指出,这是一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社会责任缺失的闹剧,国内相关企业不应盲目跟风,否则将得不偿失,得了眼前小利,失了长期商誉。
洋奶粉涨价掀抢购潮
早在一个月前,奶品市场上就疯传“洋品牌的奶粉将在4月初涨价”,这使得年轻的家长们心头一急,纷纷转战奶粉市场狂购。
胡女士今年1月刚喜得贵子,一直选用洋品牌奶粉。随着奶粉的涨价,小宝宝显得更加“金贵”了。“孩子正处于最重要的发育期,几天就要喝去一罐900克的奶粉,这一涨价花费就会增加不少。若市场出现断档,买不到对孩子口味的奶粉,孩子岂不是要挨饿呀?!”胡女士越想越坐不住,3月下旬的一个周末,她特地把孩子交给婆婆照看,拉着爱人就往商场超市钻,为了给宝宝“储粮”。可一到超市,胡女士立马感到来晚了,宝宝常用的品牌第一阶段因为抢购已断货了。胡女士急了,当日迅速辗转多个超市,东拼西凑地总算攒够了20罐奶粉,心才稍稍安了下来。
杨女士的女儿三岁多了,常用喝鲜奶替代奶粉。“虽然孩子大了不太用奶粉了,可是我还是多买了几罐放在家里,有备无患。”
中国正在进入生育高峰,在这种涨价预期的蛊惑下,抢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甚至准妈妈们也加入抢购的行列。市场断货的声音比比皆是。
有的消费者还转战香港,导致香港奶粉市场也一度出现供应紧张。在广州市一些大型超市的奶粉专柜挂出了“奶粉无货”的免战牌,有的则无奈地推出限购的措施,但仍然没能阻止抢购,精明的消费者通过多次买单绕过了“限购”的制约。 记者4月初从广州市部分超市了解到,奶粉价格如期齐刷刷地上涨了。惠氏称,其平均涨价幅度在7%,而美赞臣平均涨价幅度则在8%。在广州市华润万家超市的客村店,以惠氏金装婴儿奶粉为例,与3月底相比较,“第一阶段”(按婴幼儿年龄设计生产的配方奶)每罐已由185元涨到了198元,“第二阶段”由162元涨到了178元,“第三阶段”由148元涨到了159元,“第四阶段”由129元涨到136元,分别上涨了13元、16元、11元、7元。而在广州市奶品批发市场——广州一德路批发市场,惠氏900克装婴儿奶粉“第一阶段”每罐由168元涨到176元,上涨了八元。雅培、惠氏、雀巢等进口品牌奶粉每罐的价格已逼近200元心理大关。 目前,虽然奶粉已涨价,但抢购却仍在持续。据了解,又有市场信息传,进口品牌奶粉价格仍有继续上涨的空间。记者就此向多家进口品牌奶企求证,得到的答复多是,未来是否还会进一步调价,要综合看当时的市场各种因素,目前尚无法确定。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
对于涨价原因,大部分企业都把原因归结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扬。据惠氏华南区公共事务部经理余平介绍,涨价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其中主要原料乳清蛋白价格上涨了70%、脱脂乳粉的价格上涨了109%。美赞臣广州有限公司对外事务部杨韵也称,因为主要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产品也相应涨价。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所所长黎焕友密切跟踪奶粉涨价抢购事件的全过程。他指出,企业因为原材料涨价而调高产品价格本是企业自身的市场行为,但却由此演绎了一起抢购——断供——涨价的闹剧,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整个供应链社会责任缺失。他列举了跨国公司在此次奶粉涨价抢购事件中的几宗罪。 一、对中国消费习惯视而不见。
黎焕友指出,此次奶粉涨价事件再次证实了“涨价预期比涨价本身更可怕”的市场经济规律。涨价预期在市场的传言缘于一两个月前,跨国公司在酝酿涨价方案时,召集国内各经销商讨论,涨价消息便不胫而走了。这种消息也许在国外或是中国市场的其他时期,不足以掀起什么波浪,但是在中国高物价的敏感时期,这条信息便会被无限制地放大传播开去。
“跨国公司得以在中国市场扎根,其中最重要的制胜之本就是深谙中国市场的特点,迅速本土化。然而,跨国公司此次却视而不见中国的消费习惯,完全无视中国当前的市场氛围,将涨价消息提前散布出去,产生了较为恶劣的市场影响。”黎焕友称。
已有中消协律师就奶粉企业及商家提前散布信息,给消费者造成消费预期,从而发生抢购现象,致函要求国家发改介入调查。
二、供货不及时加剧市场紧缺。
按照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应具备多元化地满足社会需求的素质和能力,包括在市场供应紧张时应担负起补充货源、增加供给的责任。黎焕友认为,此次奶粉涨价事件中,跨国奶企未能及时供货加剧了供应不足的紧张气氛。而临近涨价日期,其供货变得更加被动起来,甚至有惜售的现象。 记者也从商场奶粉销售人员处了解到,涨价预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抢购风导致货源紧张,但另一方面,商场在奶粉进货上确实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受制于厂家的情况。奶粉销售商反映,洋品牌奶品企业近期对奶粉的供应,不是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商场要求供货,而完全由厂家说了算,何时供货、供多少货,主动权全在厂家。 三、对供应链价格监管不到位。
在跨国公司整个供应链中,生产商对经销商通常都制订了严格的价格监管措施,包括定出市场指导价以及监督经销商参照市场指导价来销售产品等。黎焕友说,“但在此次事件中,由于生产商没有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的价格监管,经销商便擅自加价助推了价格高涨。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因为洋品牌奶粉的供应链中价格监管缺位导致奶粉价格被人为炒作起来了。据王丁棉称,奶粉生产企业提价多在5%-10%,但目前市场上奶粉涨价有的高达20%-30%,这个巨大的差额其实被流通环节的商家赚取了,使提价的幅度远远超过了成本上涨的幅度。
长期商誉大于眼前小利
此次洋奶粉涨价抢购事件给奶品行业和市场秩序带来已现或潜在的不良影响。 有市场信息表明,在洋品牌奶粉涨价的带动下,有的国内一线品牌奶粉也在酝酿涨价,可能每罐涨幅在10多元,而国内二线品牌也有跟风趋势,只是涨价幅度略小,预计每罐涨八到九元。 黎焕友严肃地指出:“更可怕的是,在中国处于抑制通货膨胀的艰难时期,这种涨价行为可能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某种产品涨价——相关产品涨价——产业链涨价,其后果相当严重。”
在此次奶粉涨价抢购事件中,真正的受益者只有洋品牌奶粉的生产经销者。有的生产企业坦言,因为抢购使销售业绩远远超出预期;有的经销商则称,半个月来奶粉销量成倍增长,销售额整体升幅高达正常时期的三倍左右。 “然而,当这些企业得到眼前小利时,也许正在失去长期的商誉。”黎焕友分析指出,首先,奶粉的需求总量是一定的,短期内奶粉销售量的急剧增加只不过是因为涨价预期提前释放出来了需求,并不会有总量上太大波动的增长。 其次,消费者对于不及时供货、不负责任的洋品牌最终会用脚投票。因为基本上父母都会给小孩长期选定同一品牌奶粉,孩子一旦认定之后,很少有变动。但如果某种品牌奶粉难买或经常断货,消费者自然会考虑更换品牌,而一旦转移了品牌,就再难回头选择原来的品牌,最终便丢失了客户。 王丁棉同时认为,若奶粉的涨价幅度超过了消费者的承受力,消费者会自动放弃饮用洋品牌奶粉。“本来洋品牌奶粉与国内品牌奶粉价格就相差很大,同样分量的一罐奶粉,有的洋品牌要比国内品牌贵一倍的价格。价格再往高走,许多消费者会选择国内品牌,何况目前国产一线品牌的奶粉与洋奶粉的营养成分、产品质量已相差无几。” “洋品牌奶粉涨价事件,也凸显出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价格运作缺乏监管。”黎焕友、王丁棉等业内专家们同时还强烈呼吁,由于许多洋品牌产品已在中国市场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某种程度上实质拥有着行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因而其调整价格等行为理应纳入到国家监管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