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430多万户,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全国GDP的58.5%。在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面临的融资难题也亟待解决。 为此,天津市积极探索如何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质量,通过搭建银企间便捷的沟通渠道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供求双轮驱动”模式开始显现良好的效果。
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
最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迅速成长,数量增多的同时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它们在繁荣城乡经济、增加社会就业、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致力于打造北方经济中心的天津更加依赖中小企业的发展,天津目前有中小企业11万余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创造了全市GDP的60%,缴纳的税金占总量的70%,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机会。 与此同时,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境也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由于缺乏抵押和担保,中小企业在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相当大,目前国内银行70%的贷款仍然集中于大公司和大企业。 此外,虽然近年来我国担保机构发展很快,但实力雄厚的并不算多,这些都阻碍了中小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银行业需扩展中小企业服务分散信贷风险
天津市银监局副局长李均锋认为,国内银行大部分贷款集中于大公司和大企业,一旦发生风险,银行损失将相当巨大,同时直接融资的发展也将减少大企业对银行的依赖。积极扩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有利于银行业优化信贷机构,分散信贷风险,实现资产、利润和服务的多元化。 目前国内股份制银行也开始重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开始在熟悉的行业推出特色业务和产品。如天津银行致力于成为“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逐步推出“彩虹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案”、“培育成长专案”等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产品;天津农村合作银行坚持发展“社区银行”,创立了“信用共同体”模式促进中小企业成长。 李均锋还表示,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创业过程十分艰难,银行的帮助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会把银行作为长久的合作伙伴,做到银行和企业“同舟共济”,实现“互利双赢”。
“供求双轮驱动”搭建银企沟通平台
今年2月,天津市举办的第一届“天津银行业与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以下简称“小洽会”)得到了银行、企业的积极肯定。 李均锋说,“小洽会”的创新模式在于,通过政府直接搭台,实现银行和中小企业面对面沟通。一方面,银行将自己的经营理念、运行机制、金融产品、融资条件、业务程序,准确无误地传达到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将自己真实的经营状况与融资需求清晰地传递给银行。双方现场洽谈、建立会后联系、共谋长远发展。 李均锋说,“小洽会”的模式有望实现银行发现潜在优质客户,企业拓宽融资视野、增强融资能力的双赢局面。同时,推进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建立起银企之间的沟通渠道,让新的金融产品走进中小企业,让银行更多地听取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单一的供给创新为“供求双轮驱动”。 首届“小洽会”上的中小企业与银行展开面对面的沟通交流,现场达成融资意向368个,实际签约金额31.8亿元,有效的达到了银企直接对话的目的。 “小洽会”也促进了银企双方在会议之外的交流与合作,会议结束后,各商业银行继续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吸引中小企业的关注。截至2007年9月,天津市有40677家中小企业获得了银行的授信,贷款余额1615.2亿元,比年初增长10.4%。同时贷款质量也有所提高,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
品牌化经营促进银企双方长期合作
由天津银监局等部门承办的第二届“小洽会”将于11月20日在天津举行,预计参会中小企业在3000家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接近30家,参会人员超过1万人。 主办方介绍,本次小洽会将遵照更加“简单、节约、务实”的原则,活动的主要内容以融资洽谈和业务咨询为主,促进现场签约。同时,银行机构将集中展示和推介中小企业金融产品与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面对面的解读、辅导和答疑。 据了解,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银企对接”的融资服务平台,发展和谐银企关系,天津市还决定将“小洽会”办成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品牌活动,定期举办并使其固态化、模式化,做到时间相对固定、地点相对固定、内容相对固定、举办方相对固定。 李均锋说,小洽会的举办有望使银、企、政三方受益。一是有利于广大中小企业了解金融产品、获取银行融资;二是有利于银行发展客户资源、拓宽业务领域、增进同业交流;三是调动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为繁荣和活跃民营经济发挥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