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阳私盐泛滥
资源开发乱 执法阻力大
    2007-10-30    本报记者:刘璐璐 刘文杰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盐业部门的资料表明,衡阳市720万人口中,有近150万人在食用私假盐。
  而衡阳业内“闻名”的几大盐贩虽早已上了名册,却因种种原因难以被绳之以法。
  湖南省盐务局副局长李建新忧虑地说,虽然湖南省食盐计划完成率位居全国前列,但衡阳市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食盐销售总量逐年下降,市面上私假食用盐有扩散蔓延之势。

全市约20%人口受私假盐侵害

  按人口计算,衡阳是湖南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其东郊的省内两大盐矿之一的湘衡盐矿又使衡阳成为产盐大市,年产精制盐约130万吨。
  据衡阳市盐业部门的资料显示,从2003年以来,衡阳市食盐销售量逐年下降。湖南省年人均食用盐4.2公斤。按此计算,衡阳720万人口每年食用盐应为3.024万吨,而从2003年至2006年四年间,衡阳市的食用盐实际销售量分别为2.93万吨、2.75万吨、2.72万吨、2.38万吨,四年少销1.32万吨。2007年上半年,全市仅销售8262吨,只完成计划的30%,处于湖南省倒数第一。按此推算,2006年,衡阳市有150万人口可能在食用私假盐。
  在7月底召开的衡阳市维护食盐专营暨整治市场秩序工作会议上,李建新说,湖南省食盐计划完成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达到100%、99.73%、97.18%,位居全国前列。但涉及到个别地区,譬如衡阳,食用假劣私盐的问题就比较严重,2006年,衡阳有6400多吨假劣私盐流入市场,给当地防治碘缺乏病带来了严重后果。
  湖南省衡阳市盐务局日前向媒体通报,今年以来,衡阳市盐务局已和公安部门联合破获了三起大案,涉案的假盐、私盐达78吨。

盐矿资源乱开发成衡阳私盐泛滥直因

  自古以来,有盐业专卖就一定会有私盐的出现。
  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梁小民说,由于盐业专卖,政府控制了盐的运销,人为地造成了盐的供求失衡、价格上升,本来供求可以平衡的盐业由于受政府控制而失衡。既有需求,又有供给,私盐就有了发展的条件。“盐业专卖越严,私盐越好卖,利润越高。”
  私盐是什么?私盐是违背盐业专卖法,个人经营且不纳税交费的盐。
  全国食用盐都在专卖,为何近年来衡阳私盐贩卖如此猖獗?
  李建新认为这和湖南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湖南邻近省份如江西、湖北、四川、重庆等都是产盐大省,而广东、广西、贵州却不产盐,湖南省处于产盐地区与不产盐地区的中枢地带,加上湖南省便利的交通条件,给私盐贩子提供了作案的便利条件。据了解,湖南省每年查处的大小私盐案件4000多起,2006年就查获各类盐3500多吨。
  此外,衡阳丰富的盐卤水资源不规范的开采也为私盐贩子提供了“生财”的空间。
  衡阳市制卤企业有五家,年产卤约172.8万立方米,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有的制卤企业便生产劣质盐冲击市场。衡阳市盐务管理局盐政科科长戴文杰说,卤水开采简单,打井300米深就可抽出卤水,生产成本极低,许多盐贩子和盐业生产企业就利用这一点钻政策的空子,利用卤水晒制、熬制盐冲击盐业市场,使管理部门防不胜防。
  湖南省盐务管理局盐政管理办公室主任李劲告诉记者,目前,涉盐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涉盐违法活动趋向团伙化、家族化、规模化和暴力化,涉盐手段越来越隐蔽,制作假冒小包装食用盐的违法行为有所增加;涉盐违法行为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省际边界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城乡结合部以及农贸市场等特殊地区。由于有关盐资源开发的审批程序落实不到位,衡阳目前确实存在乱开发的现象。
  据了解,在盐业市场,工业盐占65%,食盐占15%,20%是其他类盐,如果不加强对其他工业用盐的管理,是很难保证私盐和假盐流入食盐市场的。
  湖南省盐务管理局副局长谭春初说,《湖南省盐业管理条例》对非法运输其他工业用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没有处罚细则。目前,有必要对盐业管理有关条文和法规作一些修改和补充。

衡阳盐政环境的水有多浑?

  据记者了解,湖南省盐业管理体制采用的是产、供、销、监管一体化,湖南省盐务管理局和盐业集团总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各市州和部分县市设盐务管理局,实行省内直管。但是,食用非加碘盐不会马上造成严重的后果,加上利益的驱动和错综复杂的人脉关系,使盐政执法难,执法力度弱,大案要案线索多但破案率却不高。
  据介绍,2006年,衡阳市盐务部门查处“中衡实业”的120吨工业盐时,曾遇到了层层阻力。按规定,盐务部门对查获的120吨工业盐有权处理,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关系复杂,这批工业盐被衡南县法院封存后不知去向。
  私盐的泛滥,追其根源是专营带来的暴利。据了解,目前食盐的市场价每吨2600元。据业内人士介绍,食盐的出厂价是每吨435.85元,调拨价是每吨509.68元,食盐分装每吨大约需700元,配送费每吨需85元,运费每吨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加上10%的零售商的利润和17%的增值税、33%的所得税、每吨12元的资源税等,每吨食盐的平均利润在150元左右。而私盐不仅可以偷漏税收,还免除了不少中间环节,其利润也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也就是因为私盐的暴利,部分公职人员依仗权势为其“护航”牟取暴利。衡阳市盐务局副局长李克才说,近四年以来,衡阳市共查处各类涉盐案件659件,查获各类私盐516吨,捣毁地下加工窝点12个,传唤、刑拘违法犯罪嫌疑人200多人次,现已判刑两人,还有两人法院即将宣判。但是,由于食用盐犯罪的特殊性,真正执法起来难度大、干扰多。
  衡阳市盐务管理局局长欧阳烨告诉记者,私盐贩子勾结一些部门工作人员,为其贩私制假寻求便利和保护。更有甚者,有些部门直接对盐政部门施压,干扰办案。

食盐仍要专营 体制亟待改革

  据了解,我国盐业管理中,主要分工业用盐和食用盐,工业盐对市场已完全放开,食用盐则由国家专营。为保证碘盐的生产供应,我国从1994年起实行食盐专营政策。除通过专营体制控制生产,建立定点生产许可证制度外,还建立了食盐批发许可和运输准运证制度。国务院为保证食盐专营的实施,专门出台了《食盐专营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
  近年来,中国的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碘盐普及率已从1995年的39.9%提高到2002年的95.2%;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则从1995年的20.4%下降到2002年的5.8%,基本实现了我国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
  但是,市场对食盐的专营质疑不少,特别是对其中的暴利指责颇多。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研究制订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盐业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食品盐的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问题是要改变食盐的流通和管理体制。中国盐业协会有关官员不久前向外界透露,即将出台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将更有利于坚持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危害的基本国策,而食盐专营目前还不会取消。新的盐业体制改革依然坚持食盐专营政策是为了防治碘盐缺乏危害。
  中国盐业总公司曾提出一个盐业体制改革的方案,就是要加强专营,把盐业的模式改成类似于烟草专营的模式,将各省的各自为政改成一条线管理。适度增加食盐批发企业,引入竞争机制,彻底打破一家企业唱“独角戏”的现状,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监管轨道上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