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调控将以何种方式继续
    2010-04-16    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只经历了短暂的波谷,中国经济增速就重回两位数。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增长11.9%,投资增长25.6%,房地产投资增长35.1%。宏观调控的重点恐怕要从“保增长”转移到“防过热”,货币政策调控如何继续更具挑战性。
  观察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虽然我们还不能轻言经济已经出现过热苗头,但至少经济增长出现偏快的概率要明显大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再看一季度的金融数据,尽管一季度2.6万亿元的信贷规模低于去年,但考虑去年同期贷款中有1万多亿元票据融资,当前的流动性依然充裕。同时,不断恢复增长的外汇占款也在持续释放流动性。
  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是,3月份贸易逆差达到了72.4亿美元,剔除加工贸易之后,中国3月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00亿美元,比2月高出3倍。一季度大宗商品进口数量依然停留在历史高位,显示国内投资需求旺盛。
  再就物价、房价这些价格数据而言,虽然3月份2.4%的CPI增幅略有回落,但当前物价仍处于上升通道,短期通胀压力正在逐步增大。需求回升、货币供给过多、西南旱灾、口蹄疫情以及大宗商品价格,这五大因素都威胁着物价稳定。
  就房市而言,商品房的金融属性越发明显,投资价值预期对购房人的决策影响越来越大。央行统计显示,随着3月住房成交量上升,居民户贷款相应增加2706亿元,较上月多增712亿元,占总新增贷款的比重从上月的28%上升到53%。虽然,监管部门一直要求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要支持自住购房需求,但这些房贷究竟有多少是支持首套房还不得而知。
  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维持利率、汇率不动,忍受以房市为代表的资产泡沫,还是加息、升值来防范过热、控制通胀和泡沫呢?对这两种方案,恐怕都很难轻易做出选择。加息、升值的确有助于控制通胀和泡沫,但这也很可能伤害到刚刚复苏的实体经济,尤其是民营部门对利率、汇率的敏感度更高。但是,如果不加息、不升值,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将很快超越2007年时的高点,这对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中国经济来说危害无疑更大。
  笔者认为,考虑到经济走势日趋明朗,货币当局不妨加大政策退出力度,释放一些诸如利率在内的价格信号。虽然传统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只管物价,但现在看来它的调整也应该考虑到资产价格,货币当局有必要释放一些价格信号以影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
  另外,考虑到经济的强劲恢复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提供了基础,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再度与美元脱钩,逐步放大汇率波动区间,进而恢复升值进程呢?

  相关稿件
· 温家宝的担心与货币调控的无奈 2010-03-24
· 货币调控目标转变意味着什么? 2007-01-25
· 夏斌:货币调控的复杂性“前所未有” 2007-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