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还得自己做强
    2010-04-12    张健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关于外资渗透信用评级市场的报道,的确令人心惊。这是一个涉及国家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的重要领域,值得国家有关部门注意,也希望相关领域的中国同行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有竞争压力不怕,有强对手进入国内市场不怕,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自己要把产业做强,要把企业做强,要把民族品牌做强。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越来越多,对外资的限制越来越少。现在,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包括《财富》500强),绝大多数在中国都有巨额投资。一些高端服务业,如金融业、银行业、风险投资、会计师、律师等,外资也积极介入,有些领域甚至有很强的竞争力。作为一个大国,虽然我们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但是,“言必信,行必果”,我们对外开放的承诺没有改变,我们欢迎外资的态度没有改变。
  实际上,如何对待外资自始至终存在着争论,有时候甚至是很激烈的。从早期的引进可口可乐生产线,到麦当劳、肯德基遍地开花,从家电生产到精细化工和化妆品品牌,从汽车生产到船舶制造,从种子过多引进到大豆进口比重过大……无论技术含量高低,无论产品内外销比例多少,在主要产业领域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往往都上升到是否威胁到民族企业生存,是否关乎国内产业存亡的高度。
  不可否认,在外来竞争的激烈挤压下,是有一些企业垮掉了,一些产业弱化了;但是,有更多的企业做大做强了,更多的产业甚至在国际竞争中获取了一席之地。海尔、联想、奇瑞、中兴、华为等一大批民族品牌站了起来,吉利收购沃尔沃,更让汽车业这个曾经是开放与否争议最大的产业看到了开放的力量。在开放的前提下,我们的企业发展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实践表明,对外开放不可能只有利没有弊,但利大于弊是一个基本判断。
  信用评级市场属于高端服务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很短,实力更不够强,发展初期引进外国资本和外国技术经验,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有利的。但是,任何产业,特别是有关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领域,要有未雨绸缪的精神,要有立足于自身发展、民族品牌建设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雄心。从政策层面而言,要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民族品牌予以扶植和资助,对一些有垄断倾向的竞争行为,要严格加以节制。
  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又是勤奋好学的。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是后来者,我们有许多东西要学习。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总体经济实力较弱,不少新兴行业需要国家力量的培育——这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章中是允许的——但是,企业不能总是躺在国家的怀抱中接受呵护。“断奶”的周期越短越好,自强的步伐越快越好。这不仅是对信用评级领域的期望,更是对所有产业和企业的期望。

  相关稿件
· 外资大规模收购我信用评级机构 严重威胁我国金融安全 2010-04-12
· 外资“埋伏” 中国互联网危境跋涉 2010-03-29
· 外资参与人民币PE 上海“破冰” 2010-03-25
· 外资PE设立人民币基金炙手可热 2010-03-23
· 外资连锁难逾国美“雷区” 201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