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出现多年来少有的大幅下跌,也让投资者充分体会到杠杆资金的杀伤力。昨日午后,在金融股强势拉升的带动下,上证指数大幅反弹,险守4000点整数关口。蓝筹股的强势表现,给积弱了一段时间的A股市场重新带来了希望。我们认为,在短期内最大跌幅超过25%,且已连续两个交易日千股跌停的情况下,投资者没有必要继续恐慌,甚至盲目杀跌。那么,如果指数迎来反弹,抄底哪一类股票将获得更大收益呢?从历史上多次暴跌之后的反弹情况来看,超跌个股往往也会贡献更大的抄底收益。
由于宏观经济尚未企稳,不少分析师都将本轮行情与1996至2001年的牛市进行类比。例如,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目前是此轮长期牛市的中期调整,标志着此轮长期牛市开始进入以震荡盘整行情为特征的第二阶段。中国上市公司研究院认为,如果后市按照这一路径运行,与当前的调整最有可比性的当属1997年5月的下跌行情。
从1997年5月12日摸高1510.18点后,上证指数开始见顶回落,并于当年7月8日探明第一阶段的底部1066.04点,累计最大跌幅为29.41%。随后,上证指数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反弹,至1997年9月8日再次下跌。
我们统计了上述两个阶段(1997年5月12日至1997年7月8日,1997年7月8日至1997年9月8日)的个股涨跌幅,结果显示,在下跌阶段跌幅最大的前50只个股,在随后的反弹中仅有2只继续下跌,这50只个股的算术平均涨幅达到28.29%,明显高于同期上证指数15.19%的反弹幅度。此外,这50只超跌股中,仅有12只个股未能跑赢大盘,而涨幅超过40%的个股就有13只。
与此相反,在1997年下跌阶段最抗跌的50只个股,在反弹阶段的平均涨幅却仅有1.13%,其中的21只个股甚至不涨反跌,还有6只个股的跌幅超过20%。
事后来看,1997年的见顶回落是一轮长期牛市的换挡期。然而,如果本轮行情并非牛市的中期调整,而只是熊市中的一轮反弹,则2009年7月之后的行情就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2008年底,上证指数创出1664点的调整低点之后,展开一轮持续10个月的反弹,并在2009年8月4日达到3478.01点的顶点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下探至2639.76点,最大跌幅为24.12%。此后,上证指数也展开了近3个月的反弹,在2009年11月23日见顶。
统计显示,在上述下跌阶段跌幅最大的50只个股,此后涨幅的算术平均数为32.69%,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20.96%的反弹幅度。这50只超跌股中在反弹阶段全线上涨,仅有7只未能跑赢大盘。而在下跌阶段表现强势的50只个股,在随后的反弹中依然表现相对较弱,平均算术涨幅为28.81%,其中的14只个股未能跑赢大盘。
以上两个时段的行情分别代表了“牛市转为区间震荡”、“超跌反弹结束转入熊市”的两种运行模式。还有一种模式即牛市中的短暂下跌,其代表性走势为2007年的“5·30行情”。从统计来看,在“5·30行情”下跌阶段的50只强势个股,在反弹阶段平均涨幅为23.28%,明显高于50只弱势个股14.04%的反弹幅度。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本轮行情随后的反弹中,如果在调整阶段的强势股表现更好,则近期的调整更有可能是牛市中间的一个“小插曲”,大盘中期调整的时间有望大幅缩短;2,如果在调整阶段弱势股表现更好,且股指累计反弹幅度有限,则投资者应对后期的走势保持高度的谨慎;3,在反弹幅度尚未验证的情况下,若要参与反弹,应采取优选超跌个股或者强弱势股兼顾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