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零还少》及其续篇《皇家卧室》这两本小说道尽人世一切罪愆与荒诞,但没有反抗也没有救赎。埃利斯的笔触到了现实冰冷的刀锋,一下子变软了。
评论0赞0美国“邪典”小说家B.E.埃利斯的代表作《比零还少》(1985)及其续篇《皇家卧室》(2010),涉及各种血腥、暴力和施虐,照理来说会让人血压上升、脊背发凉,至少,你得感到作呕,或者稍稍有点不适吧?可是,我们读下来,为什么就像看电影《五十度灰》那样,分明觉得它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值,不太过瘾,甚至,还很不带劲呢?
这就涉及小说的创作手法了。举一个例子,如何让一个非同非腐的读者,接受同志文学?是把作品写得拳拳到肉、汁液四溅、喘息连连,还是暧昧朦胧、迂曲婉转、不似基情但胜似基情?经典小说中,前者的代表是法国作家让·热内的《鲜花圣母》,后者的代表是E.M.福斯特的《莫瑞斯》。老实说,《鲜花圣母》的重口让人消受不起,《莫瑞斯》则成了大众喜闻乐见的畅销之作。同性恋文学,是要时不时往“耽美”方向写的,准此,不仅不让人不适,可能,还让人十分享受、十分回味哩。
回到埃利斯。那么,他是用什么办法,来让读者的生理神经、道德神经来接受这些花样繁多的重口的呢?很简单:拉来屏风一扇,挡在眼前,半藏半漏,掩蔽之。既然故事由第一人称主人公“我”——克莱——讲述,那么,“我”难道不是可以出于各种心机,不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全部抖搂出来吗?比如在《皇家卧室》中,克莱昔时的好友、此时的敌人——黑帮老大瑞普——寄来杀人恐吓视频。“杀人”多么可怕啊,但它只是一个概念,留在我们的脑子里兀自盘旋,但也只是盘旋而已,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无法给予这个概念以有血有肉的想象的。至于视频里面的具体“血肉”,克莱是帮我们过滤、筛选,乃至美化出来的——就好比入殓师给尸体化妆——光影、色彩、剪辑,无不打上克莱本人的特征。
那么克莱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人呢?在《比零还少》中,克莱是个18岁的学生,因某些事回洛杉矶家里休假。“某些事”,埃利斯从未交代,克莱也从未讲起,但终归是一些不方便提及的事,这些事让克莱在休假期间,还要去看心理医生。克莱的离异父母是土豪,克莱的小伙伴们,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土豪。这些18岁的姑娘小伙,拜上世纪60年代父母所发起的解放运动和日后攒起的财富所赐,在上世纪80年代的自由环境之中,安然享受起嗑药、酗酒、性乱的生活来。
于是,故事变飘变柔了起来。因为嗑药、酗酒的关系,叙述的镜头老是晃来晃去,语言呢,则前后不搭,支离破碎,情节多断线或闪回。一切都仿佛处于将定未定的状态,一切又疑窦丛生但怎么也找不出答案。谁背叛了谁,谁伤害了谁,这个我们是不知道的。谁伤心绝望,谁断腕自杀,我们也不会知道的。因为我们从来就弄不清,他们是嗑药嗑多了,酒精或精虫入脑了,还是别的怎么地。我们也弄不明白,他们突然歇斯底里,是情感在崩溃,还是心机在技痒,要演那么一出戏,高调得让某些人看见,或者低调得让某些人看不见。
尽管《皇家卧室》情节相对紧凑集中,但总体上,这两本小说予人的感觉,皆混沌得让人找不到南北。我们就仿佛行进在一场大雾中,前一刻刚刚认出一些景色,后一刻这些景色就隐入一片白茫茫之中。这种奇特的写法产生出一种“停滞”的效果,你明明知道事情在向前发展,但你看不到也听不到事情是如何发展的。
这种“停滞”来源于小说时代和人物的心理机制。《皇家卧室》故事发生在21世纪初,但与《比零还少》中的上世纪80年代实在没啥两样。只不过,土豪们热衷的朋克摇滚换成报数鸦乐队,黑肤泳裤美少年换成古铜肤色的金发小鲜肉、保时捷换成宝马、健康达人换成瑜伽大师。而其压抑与无聊以及因之产生的寻求刺激的冲动,则如出一辙;因物质满足而再无理想可寻,以至需要尝试突破但无任何口子可破,也同样如出一辙。这两个时代,非常可怕,也非常诱人,至少对于这班富二代而言,它们既滋养着他们,又当饵料一样吞噬着他们。
另一方面,人的心理同样没有发生变化。在《比零还少》中,克莱眼见一众好友轮奸一个被灌了迷魂汤的女孩,想要施救而终于没有施救,我们揣测他大概良心有过挣扎,至少他没有参与进去嘛;而在《皇家卧室》结尾,浓雾逐渐散去,克莱不仅出卖了好友,而且还亲自动手将其送上不归路。只有到了这时,我们才发现这个一直带领我们参与整个故事、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伙伴,原来是这么一个“从不为任何人做任何事”、除了自己别无他人的人。两本小说始终弥漫着一种局外人气息,疏离、冷漠、克制,我们原以为这是一种创作手法(旨在去除青春物语总也萦绕不尽的那类矫揉造作),其实它是主人公心声的反映和投射。
这两本小说道尽人世一切罪愆与荒诞,但没有反抗也没有救赎。埃利斯的笔触到了现实冰冷的刀锋,一下子变软了。说到底,他写的仍是一阙青春物语,残酷是残酷矣,但说来说去,还是青春而已。《皇家卧室》的主人公们,就是一群老男孩,想的不外乎就是“让一切都保持年轻与柔软,让一切都浮于表象,”就算明知表象会消失,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但是,“就在到期日出现在地平线之前尽量利用它吧。”青春也是一种毒品,上瘾了,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无法轻易戒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