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离岸人民币投资品日益多元
|
产品回报率与内地将更为趋同
|
|
2015-06-05
作者:记者 张莫/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
作为最早启动人民币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香港目前正面临着来自新加坡、伦敦甚至巴黎等“后起之秀”的追赶。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鉴于香港和内地的紧密联系以及相关政策优势,其在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中还是会担当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而伴随着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和更多政策的推出,香港将出现更多的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品,且产品回报率与内地将更为趋同。 目前,每月通过香港完成的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已经达到4000亿元到6000亿元,占人民币结算跨境贸易结算的60%至70%。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量大约为1万亿元左右,占到香港存款总量的12%。恒生银行经济研究及人民币业务发展部主管颜剑文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万亿元对于内地100多万亿元人民币的存款总量而言并不算什么,但是对香港本身相对较小的金融体系而言,人民币已经成为仅次于港币和美元的第三大存款币种。“在香港市场的投资人的整个投资组合或者资金组合中,人民币的介入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了。”颜剑文说。 “虽然说新加坡、伦敦和其他地区陆陆续续也在人民币国际化或者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方面加入竞争,但目前而言,从香港人民币总的存款量、RQFII的额度或者其他先行先试的政策来看,我们相信,由于香港本身具有的独特性,香港在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中还将担当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颜剑文说。 伴随着政策的逐步开放,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的产品种类已经越来越丰富。颜剑文说,一开始人民币资金在香港市场沉淀的时候,经历过一个“人民币资金太多”的阶段,因此那时候香港同业市场的人民币利率非常低,但是由于那时候政策没有完全放开,投资人包括银行投资人民币的渠道非常有限,大部分资金只能存放在香港的人民币清算行赚取这种非常低的回报。 “不过,伴随着资本项目的开放,跨境贷款、跨境投资、沪港通等都在香港和内地之间搭建了一条与投资相关联的资金回流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投资人可以找到包括债券、股票、基金等不同类型的人民币计价的投资品,而且很多产品的利率或是回报率已经与内地市场趋于一致。”颜剑文说。 此外,颜剑文表示,在衍生产品发展方面,5年前,做进出口的贸易商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他们需要对冲人民币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但是在香港市场上能供选择的工具没有几个,大家主要还是通过境外NDF(不可交割)交易或是在岸DF(有交割远期)来进行价格对冲。但随着过去几年香港离岸市场的发展,市场中陆续出现很多新的对冲工具。“例如在香港同业市场中,除了CNH有交割远期以外,还有很多跟利率挂钩的产品,比如一些利率掉期、货币掉期,这就使银行的客户或者企业在操作市场风险的时候,多了不同的对冲和衍生方面的工具。”颜剑文预计,未来资本项目开放将成为下一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日前,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正式签署了《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监管合作备忘录》,同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这两个文件,允许符合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基金通过相关化程序在对方市场销售。有关计划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基金互认的初始投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另外,筹备多时的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近期也有望开展。“不论是QDII2还是基金互认,都可以进一步推动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资产管理中心。”颜剑文说。
|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