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时代怎么变,投资的标准始终不变——好的投资标的必须具备持续成长的能力,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回报。在我的投资组合中,行业集中度较高,个股集中度偏低,因为需要容纳100亿左右的资金,投资于个股风险较大,而这也促使我必须一直不断地追逐具有发展空间的行业。对于可能成为组合中重仓股的公司,多年来我必须亲力亲为深入调研。
在多年的投资经历中发现,无论是行业或是企业的发展,即使方向是正确的,中间的过程也可能是缓慢的,发展之路必然是反复的,这中间需要不断跟踪、观察、评价,并及时做出取舍。在互联网时代,投资机会往往更是稍纵即逝。
就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来说,我认为,需要预估市场容量、公司市场占有率及对应估值水平,并与海外的情况进行类比。估值其实是门艺术,以前我们可能非常喜欢用市盈率去看,拿最可比的那几年来说,也就是2005到2007年的那轮牛市,既有中国经济基本面的支撑,也有企业盈利基本面的支撑,那段时期的市场就是业绩驱动的市场,所以用市盈率去衡量是最合理的。但是,最近几年,特别是自去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企业业绩不如预期,很难用市盈率来估值。通过统计不难发现,经济的活力在于中小企业;本轮上涨的行情,本质还是转型预期,大家在寻找的是未来经济的驱动力。
从长远来看,当今这波牛市的创富机会仍然来自创业板、中小板。因为这一届政府已经传递了非常明确的信息,未来我们不走老路,一定要靠转型、创新来带动经济的增长,这些机会大部分都在创业板和中小板当中。虽然当下创业板市盈率很高,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个中的机会。创业板中有层出不穷的新业态,这些公司都在进化,不断扩充延展出新的商业模式。资金会自己选择方向,除非创业板有实质且持续的政策利空,否则这一趋势难以改变。
而从中期来看,各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效率的提升将持续产生多种投资机会。行业方面机会相对均衡,我们重点关注泛互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国企改革等行业与主题。
具体来说,我坚定看好新经济,行业发展的空间是重中之重。以衣食住行等消费型互联网为例,其不是由百货商场到互联网的简单替换,这其中产生了新的需求和新的市场。在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背后是迅速扩大的市场容量,成长10倍的股票背后可能有5000亿甚至万亿级的市场支撑。
此外,互联网+也可能是今后长期持续的成长主题、继续出现牛股的板块。今年的互联网投资逻辑和去年不同,去年上涨较多的是纯互联网公司,而今年这一轮互联网投资机会的主要特征,是互联网企业与线下资源的紧密结合。互联网+未来的市场容量仍然很大。
A股市场变化太快,这也要求我思维要更新快,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我以前主要是看地产和消费,但之后不久就到了电子、医药等成长股的天下,以及后来的传媒和信息消费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这让我必须去了解去搞懂这些公司,催促我不断去学习。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对市场逻辑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每一年成长的内容是不同,需要基于研究基础上,依靠综合判断来应对。对于压力,摆正心态,坦然面对。(作者系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内权益投资二部投资总监,核心优选、双息平衡、行业轮动的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