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沪深两市强势震荡,指数再创新高,成交量连续三天破两万亿。在本次牛市中沪指第三次出现七连阳态势,距离5000点关口只一步之遥。值得注意的是,在沪指连续上行逼空行情中,市场并非齐涨齐跌、一马平川,而是出现分化迹象。
部分蓝筹逐步转强
在5月21日沪指突破4500点之后,中小板、创业板市场虽然继续保持强势,但上涨力度有所减弱,而主板市场的部分蓝筹逐步开始转强,部分“先头部队”明显反弹。从5月21日至27日的行业涨幅来看,5个交易日内涨幅居前的行业分别为国防军工上涨22.64%、农林牧渔上涨16.10%、综合上涨15.02%、采掘上涨14.57%、电子上涨14.19%。在5个交易日涨幅前五的行业除了国防军工以外,其他4个行业在本轮牛市中表现并不惹眼。
自2014年11月来,A股市场的主要指数均出现翻倍行情。具体而言,沪指上涨101%、深成指涨106%,而中小板、创业板涨幅强于主板市场,涨幅分别为115%、142%。在申万一级28个行业中,涨幅100%以上有18个行业,特别是涨幅靠前的有计算机、建筑装饰、传媒、国防军工4个行业跑赢A股所有指数,涨幅分别为183%、170%、151%、150%。
而有10个行业涨幅跑输指数,涨幅较少的行业分别为银行、食品饮料、采掘、有色金属、汽车,涨幅分别为70%、78%、78%、86%、88%。近五个交易日涨幅较前的农林牧渔、综合、采掘、电子在本轮牛市中均是跑输指数。风水轮流转,资金跷跷板效应逐渐凸显,资金有逐渐转到低估值洼地的迹象。
估值洼地是理性之选
市场人士认为,资金会在牛市持续上涨之后寻找低估品种,随后填补低估值洼地,直到最后板块全都是高山湖为止。从一轮行情的整体格局来看,板块和热点呈现的是轮动格局,而滞涨股的启动表明市场中该涨的品种已经完成涨幅,在市场热度的余温下,资金继续冲击只能向相对的洼地选择。
上一轮大牛市运行中,沪指在5.30之后上涨到6124点的过程便是如此。在5.30之前小盘股、重组概念等主题投资轮番炒作,而在5.30之后市场风格偏向防御和成长,如医药、家电、白酒等大消费方向以及煤炭、有色、钢铁、电力等二线蓝筹品种展开补涨,其中也包括当时整体市值还不算太大的金融股,在权重股最后启动下冲击至6124点历史大顶。
历史上,在指数见顶过程中各个板块的表现并不同步,这种差异化的性质决定了即便是在大盘见顶时不同板块也会有不同的表现。第一创业证券许新源认为,在目前行情下需要保持谨慎态度,特别是沪指超越5000点大关后,应主动进行仓位结构调整,逐步增加补涨品种的配置,降低蕴含结构性风险的部分涨幅超高的中小品种,提前应对不可预知的风险释放。
但是并非没有投资机会,前期涨幅相对落后的板块主要集中在周期性行业如煤炭、有色及大消费类的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板块,近期得到资金持续关注。许新源认为,除寻找涨幅偏低品种外,对补涨品种还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挖掘:一是总市值较低(以100亿以下为主)的中小盘股,第二是绝对价格较低的(20元以下为主)低价股,第三是估值较低(30倍以下)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