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纳黄金、盛世玩收藏。随着经济的发展,全民收藏时代的到来,电视收藏节目热播已经成为常态,由此而带来的电视收藏购物也逐渐在地方电视媒体甚至上星卫视频频出现。然而,记者根据最近3.15中国消费者投诉协会公布的数据,电视购物已经成为“艺术赝品”与“假大师”问题频发的重灾区。其中,书画类赝品较为集中,一般体现在千百元购买来的作品涉假或无法再次流回市场。对此,业内基本已经形成共识:电视购物中销售的书画作品绝大多数是“行画”甚至“赝品”,收藏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据了解,不仅仅是电视购物,近年来兴起的艺术电商及微拍中也频频涉及假货问题。消费者也要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冒名顶替”之下的“暗度陈仓”
齐白石的孙子、傅抱石的外甥、张明山的嫡系传人、黄公望的第12代玄孙……类似这样的“名人”近期屡屡出现在电视荧屏上。这些“大师”“巨匠”往往身着中式对襟上衣或长褂,在电视中泼墨挥毫。并且以“我爷爷齐白石”等前辈的名义保证其作品为真品等,而后电视台会给出一个热线电话号码,声称其作品目前限量发行几百套,以回馈观众等等。这样的画面对于大部分电视观众来说已经颇为熟悉,尽管过去两年艺术市场并没有前些年那么火爆,但类似这样的电视购物广告却愈演愈烈,甚至在相当一部分上星卫视中出现。
“希望捡漏,并且相信电视台信誉是此类广告导致消费者上当的主要原因。”上海道明拍卖公司书画顾问陈文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部分电视购物上的书画作品都不可靠,几乎都是200元以下的行画,潘家园一抓一大把。上当受骗的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对艺术市场几乎完全不了解。”
北京天文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季涛也表示,电视购物栏目中叫卖的书画作品不可轻信。“这几年,每年都能在电视上见到‘齐白石的孙子’,而且长得还都不一样。都声称自幼生活在齐白石身边,而且深得其真传。实际上,业内人士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很多普通收藏者不知道怎么去查。像这类人的作品,在现实市场中可能根本无人问津,因为画得很差。”季涛认为,行画和艺术品的市场应区分开来,如果收藏类电视节目主要起普及艺术文化知识的作用,那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随便收人广告费就开播购物类节目,恐怕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
“买卖通吃”的黑心艺术电商
电视购物频现“李鬼”,而另一近年来兴起的艺术品购买方式——艺术电商也不断地爆出新问题。去年曾在某大型电商上名噪一时的“傅抱石网拍专场”就被多名业内人士指出其中近半数作品“涉假”。在刚刚兴起的微拍群中,自导自演的拍卖,托举托买等传统拍卖行里出现的恶习也将这个新生事物的市场搅得一片浑浊。去年夏天某大型艺术电商与艺术家之间的合同纠纷更是凸显了艺术电商领域里“买卖通吃”的市场形态,不少消费者不禁疑虑重重:“艺术电商连艺术家都敢坑,何况消费者?”
嘉德在线中国书画部经理王超表示,艺术电商原本的优势和经营重点都是当代艺术家,原因就是他们要从源头控制艺术品,把自己的经营风险和作品的真伪系数降到最低,所以这一块肯定是艺术品电商争夺的重点。
国家将发布《网络拍卖规程》
虽然艺术电商目前“倒闭的和新开的一样多”,但丝毫阻止不了资本把手中的筹码加在艺术品电商的身上。继去年下半年某知名艺术品电商获得千万元投资后,今年又有一号称“最大的艺术品电商”获得1000万美元A轮融资。“资本看的不是眼前而是趋势。”艺高高创始人、著名主持人曹启泰告诉记者:“艺术电商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是也很不规范。我们经常苦恼于一些‘同行’不断地在网上售卖假货。但是目前行业的现状、存在的弊端和漏洞不会阻碍资本进入的决心,只要他们看到前面有巨大的利益。”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双舟表示,近年来在艺术品市场尤其是线上艺术品市场凸显的问题很多,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国家标准委已正式立项《网络拍卖规程》,旨在为网络拍卖业确立国家标准,目前已进入报批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会由国标委完成报批程序并公布,届时网络拍卖活动都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