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瑞士央行出人意料地宣布弃守瑞郎兑欧元1.2的汇率下限,同时还将活期存款利率从-0.5%降至-0.75%。短短时间(不超一个小时)瑞郎兑欧元暴涨近40%,创造了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解体以来浮动汇率的最大波幅——一个巨大的“黑天鹅”事件。国际现货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不少重量级的金融机构受到重创。 其中福汇和嘉盛是零售外汇业内两大巨头,皆受重创。尤其福汇挣扎在倒闭的边缘,需要依靠股东的力量才能勉强维持运转。 细察其中的原因,风险在于: 一是保证金。现货外汇市场杠杆百倍者比比皆是,期货市场在20—30倍区间,如果满仓则1%到5%的单边反向运动不及时处理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二是流动性。瑞士央行原承诺1.2的汇率下限,众多投资者在此处附近集中建仓了巨量的多头。消息突发后投资者争相奔逃彼此踩踏,更令市场失去流动性,曾经短暂没有买卖盘。设计好的止损都无法触发,而价格已经大幅偏离。 三是头寸限制。历来外汇市场流动性非常好,已许久未遇如此的挑战。参与者在主动/被动头寸限制上很少未雨绸缪,基本未做防备,重仓更加出不去。 四是突发性。以往风险发生时投资者多有时间跟进处理,只要具备足够的流动性和合格的风险防范和准备,即使仅有一天也能解决很多问题,而这次行情大约10分钟之内涨幅已在20%以上,本来不差保证金的优质账户忽然风险重重,在沟通和处理上都十分困难。 大家可以看到,此次瑞郎事件不但对经纪商、金融机构、投资者造成了较大伤害,而且在风平浪静近一年的衍生品市场上敲响了警钟。 就提供通道服务的经纪商而言,要从此次瑞郎事件中清醒认识到国际金融市场表面风平浪静下面翻滚的暗流,时刻对风险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风控不可松懈。 就具体措施上,应该评估:保证金是否应适当提高,而不是在合乎监管之下的无限迎合客户;对客户交易品种经常进行适当的评估,尽量预测一下可能的市场风险,做到未雨绸缪;当单一品种持仓过大或在总头寸中比例太高时,应对头寸进行限制;建立更加高效的风控系统和更有责任心的团队,以期更快地发现风险、处理风险。 另外,经纪行业竞争激烈,但是否也应考虑调整对部分利润极其微薄却又风险重重的客户提供服务的模式。今天明天似乎还能赚到利润,半年后出个“大窟窿”如何能承受,即使如美国的IB,巨亏1.2亿美元也不是那么容易能消化的。服务是有成本的,无论是经纪商还是客户都应认识到这一点,不然长期看必然是失衡和无法维持的。 在现货外汇市场,高杠杆比如100倍是营销利器。但刀有两面,不利时伤及经纪商和客户皆有可能。客户的风险扎扎实实是自己的真金白银,还需仔细体味瑞郎事件,市场常在,我们的资金未必常在,又何必急在一时一地的得失。 反思这几年行业的风险,虽不似2008年金融风暴时惊心动魄,倒也经常发生。此次瑞郎事件是产品风险或称瑞士政府顶不住欧元持续宽松的政策风险,前两年美国的曼氏金融(MF
Global,当时是美国最大的期货公司兼上市公司) 破产和美国老牌期货经纪公司百利金融(PFG
BEST)倒闭案都造成了部分亚洲地区经纪商和客户的损失和振荡,这属于很难控制的外部风险。 对于经纪商而言,风险控制不仅是内部的,而且也有来自外部的。如何多些信息源以及更敏感些是十分值得深思的。 衍生品行业基于杠杆原因经常出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小变大事件,如Nick
Leeson之于巴林银行倒闭,5%铜先生之于住友银行巨亏,有主动、被动两种方式。无论如何,在波谲云诡的国际金融市场,以多种方式做好风险控制是金融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不仅当下要追求必要的收益,也要考虑企业长久稳健的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