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多家民营银行相继筹备开业之际,已成立20年之久、曾享有中国惟一一家民营银行声誉的民生银行,感受的却是浴火重生前的煎熬。
先是1月26日安邦再次强势大举收购AH股,再是1月30日晚坊间传出赴任不到半年的民生银行行长毛晓峰被带走调查。再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2号民生银行总行大楼的十一楼会议室,打破了以往周末的宁静,一场不寻常的董事会临时会议和投资者交流会,分别于1月31日14时和2月1日11时紧急召开。
危急时刻往往是考验公司是否负责任、公司治理是否健康的时候。“救火队长”、民生银行董事长洪崎带领高管第一时间站出来“直面不测”的态度和频频传递出的“一切经营正常”的信息,收到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2月2日,民生银行A股开盘即大跌6%,金融股纷纷“受牵连”跳水,但民生银行低开之后就开始反弹,资金护盘迹象明显,当天以下跌3.17%收盘;2月3日民生银行AH股继续拉涨,即便2月4日随大盘下跌,在银行股队列中依然不是表现最差的,民生银行“黑天鹅事件”尚未成为做空的工具。
市场和政治因素叠加,民生银行江湖风起,安邦未来扮演什么角色是最大的变数,而选谁当新行长则是民生银行能否顺利凤凰涅槃的关键棋子。
新行长“X”因素
过去几个月,老股东的疯狂减持和新股东的强势涌入将民生银行的走向引入谜团。但在“救火队长”48小时的紧急安抚下,二级市场或迎来了短暂的风平浪静。
“在1月31日的董事会会议上,股东们态度高度一致,纷纷表示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不会卖出民生银行股票。”洪崎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称,安邦增持看好民生银行的长远发展,并表示将只作为财务投资者,双方已经在一些业务领域展开了合作。
从大股东同意不减持表面上看,股权争夺战已短暂休战,但人事地震引发的空缺行长一职将迎来新一轮争夺战。
洪崎在2月1日投资者交流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4、5月份,民生银行董事会将进行换届,在此之前,何人担任行长、党委书记,将有定论。
一般而言,晋升上市银行行长无外乎两种路径:外部空降和内部提拔。
纵观民生银行近20年,共产生了6位行长:首任行长童赠银从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位置上调任,做了一年多;第二任行长蔡鲁伦从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行长位置调任,从1997年7月开始,任期2年零9个月。
之后,董文标担任行长时间长达6年。2006年,随着董文标就任民生银行董事长,行长一职由汇丰银行中国业务总裁王浵世接任,其在民生银行不到3年便离职。
2009年3月,洪崎接赴任,成为民生银行第五任行长。5年半后,洪崎接替董文标任董事长,毛晓峰随即成为第六任行长。被带走协助调查前,毛担任民生银行行长不足半年,但在上任之前,其已在民生银行工作超过10年时间。
这位被称为“最年轻的上市银行行长”,现年43岁,早年从政,于2002年
“空降”民生银行,出任总行行长办公室副主任,2003年任董事会秘书,2008年被任命为民生银行副行长。由于给外界的印象一直很低调,很少公开露面,直到2009年毛晓峰以人民币425万元年薪问鼎中国“最赚钱董秘”才广受外界关注。
从民生银行历史过往来看,空降的3位行长均不到3年就离任,而从民生银行内部产生的3位行长,除毛晓峰外,董文标和洪崎是任职时期最长、影响力最大的两位行长。
2月2日,民生银行股东史玉柱一条“反对领导空降陌生人到民生银行当行长”的微博将新行长争夺战升级。
“凤凰计划”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成功最初靠的就是灵魂人物和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民生银行亦不例外。
弱冠之年的民生银行已成为民营银行试点成功的样板,其中的关键灵魂人物即正是前任董事长董文标和现任董事长洪崎,一个侧重战略,一个负责执行。
与国有大行靠国有大企业大客户“躺着”赚钱模式不同,民生银行成功的核心要素,即董文标提出的“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战略定位,以清晰的辨识度成就了这家民营银行小微业务领航者的角色。
董文标离任后,洪崎沿用当初行之有效的大政方针,并根据新的形势加以修正和优化。对于民生银行未来的发展,洪崎在投资者交流会上称,未来民生银行要做到“对公、中小加小微和零售”的“三三制”业务布局。
所谓“三三制”业务布局,即零售占三分之一、小微(包括部分中小)占三分之一、公司业务占三分之一,各业务条线相对均衡。
洪崎还在交流会上首次抛出了民生银行正在着力推进的“凤凰计划”。“凤凰计划”全称为“应对利率市场化能力提升计划”,取凤凰涅槃之意。这一计划于2014年5月启动,在2015年正式开始,根据民生银行的规划,计划用3到5年时间全面实现。
交流会上透露的信息还有,民生银行将系统借鉴国际先进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实践,聘请咨询机构全面分析。与此同时,民生银行还要全面梳理战略规划、体制机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规划全面提升管理的蓝图。
这一切都需要一个高度认同该战略且能够认真落地执行、带领民生银行二次腾飞的行长。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银行2014年开国内银行业先河公布了80亿元向员工定向增发补充资本金的方案,按照5.68元的增发价格,民生银行的管理层账面浮盈已经超过50亿元,对于增强高管凝聚力减少骨干流失起到积极作用。
“员工持股强化了管理层的忠诚度,凝聚了工作动力,这才是未来民生银行团队文化的核心。”民生银行一位中层管理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如此一来,相较上任不到半年的毛晓峰而言,他的离任对于民生银行整个团队士气影响不见得有多大,反而有利于按照业绩导向的团队文化,选拔真正经营能力突出的干部接任行长职位。
本报记者查阅民生银行公司章程第203条规定发现,民生银行行长由董事长根据提名委员会的提名向董事会提议;行长的任职资格须经银监会核准。而从港交所公告公布的提名委员会名单看,主要有“东方系”代表人物张宏伟以及原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新希望系”王航等。
但通过两个月、耗资近400亿元、连续12次的增持,安邦保险已打破民生银行维持多年的分散股权结构,成为民生银行最大股东,尽管目前提名委员会名单并没有安邦人员,但任免新行长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不排除到时候提名委员会名单会有安邦的人进入,因此新行长的人选仍有巨大悬念。
安邦的角色
目前,市场最大的疑问是:安邦动用的如此巨额的增持资金到底来自何处?其频频举牌的目的真的只是做财务投资者?
民生银行公告显示,安邦连续增持民生银行股份,均是通过旗下“安邦人寿-传统产品”、“安邦财险-传统产品”、“安邦保险集团-资本金账户”、“安邦保险集团-传统保险产品”、“和谐健康保险-万能产品”等数个账户,也就是说,增持民生银行的资金来源是保险资金和自有资金。而按安邦官网公开的7000亿总资产来看,安邦集团在权益类投资的上限为2100亿元。
记者了解到,保险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是属于一种由负债形式,通过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所缴纳的保险费积聚起来的保险基金;此外还有自有资金,即保险公司出资人在组建保险公司时所提供的资本金。
根据监管规定,保险公司证券投资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保险收入、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而对未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保险公司重大股权投资可使用资本金、资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等自有资金,保险公司非重大股权投资可以运用自有资金、责任准备金及其他资金。
显然,2014年以来,安邦的多次大手笔增资令其自有资金的实力大增:4月,安邦保险集团大股东增资180亿元,12月再度增资319亿元,注册资本位居全国保险行业之首,达到619亿元。
除了股东雄厚资金的支撑,保险业务带来的持续现金流也贡献不少。保监会数据显示,去年安邦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528.87亿元,而在2013年,这一数据仅为13.68亿元,借此公司的行业排名也从此前的40位一举上升至第8位。
“安邦人寿去年的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银保渠道。”一位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称。根据同业交流数据,去年安邦保险银保新单保费为622亿元,行业仅次于779亿元的中国人寿与656亿元的华夏人寿。尤其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安邦人寿更是坐上了当地寿险行业的头把交椅。
业内还有一个说法,安邦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或是安邦财险销售的投资型财险产品,尤其是去年的销售规模可能高达千亿元,而这部分的保费收入是没有被保监会所统计或披露的。
若此,大金融行业格局,又需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