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的艺术形式可谓是层出不穷。数字艺术、3D艺术、机器人艺术、太空艺术、地景艺术、再生资源艺术、跨界艺术……可谓是繁花渐欲迷人眼。可以想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艺术的新形式必然携带着喜人的成绩逐渐走到艺术舞台的中央,并成为我们品质生活的组成部分。
3D阶段,你方唱罢我登场
最近若去欧洲海边,说不定在哪家海滩上就能碰见托尼·普兰特(Tony Plant)和安德烈斯·阿马多尔(Andres
Amador)正在指挥他们的机器人以沙做布、以耙为笔作画。这款名叫“海滩漫步”(Beachbot)的机器人,只要你把心仪的形象、图案输入它的大脑,它立刻就能沾湿耙子,开始在沙滩上漫步,于是它的身后就立刻深浅棕灰、粗细弯曲各不同,不一会儿,一只泰迪熊、一幅长城图就栩栩如生、潇潇洒洒地展现在你的面前了。
还有3D笔,又叫3D打印笔,拿起笔按压出料开关,颜料出笔就变硬成型,你就随心所欲想画什么就能画出什么了,比如一条鱼、一棵树、一辆车,不再是平面,而是立体模型一般。只要想象力够丰富,就立马成为神笔“马良”。
数字艺术如今也到了3D阶段,很火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就是。电影里,森林会撞向你的眼帘、老虎会扑向你的鼻子,子弹也会经常从你的头顶划过,出于人的本能你甚至会不由自主地低头蜷身。电脑作画如今在网上有多款软件下载,“电脑作画也有鼠绘和板绘之分”、“梵高绘画中色彩对比与笔触的运用是赝品根本模仿不出来的,但只需在电脑‘艺术家’菜单下选择‘自动梵高’命令,不到一秒,梵高画风跃然纸上。”“电脑作画甚至出现了萌派、卡通、写意山水等不同流派”,资深人士如是说。
艺风再炫,也得高科技打底
纵观各种高科技背景下的艺术风,却有天高风劲的势头。但仔细观察,这些或明亮撩人、或深沉耍酷的背后,都有一根隐隐牵拽的线——技术。
“海滩漫步”者,那只憨憨乌龟样的机器人“娘家人”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就是那所出了爱因斯坦的学校。画家与科学家一起,在小乌龟里面装了数据处理器、惯性测量和激光扫描仪器。心有多大,沙滩漫步者的舞台就能多大,只怕那时得坐上飞机空中俯瞰“画作”了。
宇宙艺术,就是那种色彩斑斓、奇形怪状的像雨像雾又像风、仿佛一碰就散的画面,其实那是宇宙的景象,那里的每一个小点可能都是比银河系、太阳系大上几十、几百倍的星系,如今它们借助电子技术正成为一个新的艺术种类。这些美丽的画面大都是哈雷望远镜等地外观测器发回的,看着这些借助神奇技术绘制的精美绝伦画面我们在想:目前,望远镜观测距离已达100亿光年以上,在所见的范围内,有无数的星系团存在,它们各安其位、各转各的圈儿,卫星绕着行星转动,行星、彗星绕着恒星转动……繁星满天、宇宙之大,实在令人惊叹。
跨界再生,都是浪漫新手法
新技术、新手段也给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可以说没有了显微镜,就不可能看到纳米艺术的炫和酷。何谓纳米?假如一个人是一纳米长的话,10亿人站在一起,才是一米长。想想纳米的世界是多么微小!可是借助高倍显微镜,尘埃般的碳粉,有的像波光粼粼的海洋,有的如蜿蜒绵连的山脉;发丝一样的纤维,成了辽阔无边的沙漠,就像绵延无尽头的丝绸之路;餐桌上残留的虾壳,显微镜下也成了晚霞中海天相连的美景;剪下的指甲和头发成了一幅幅水墨画;枯萎的莲蓬呈现出梵高神经质般的油画笔触,好像梵高的佚画在微观世界里现身。艺术家所做的,就是把显微镜里的这些放大并印制给我们看,画面纯为自然天成;更跨界的是,艺术家呈现纳米艺术世界,是昆仑、是香格里拉还是你家临窗的街景,还得靠大家来“跨界”想象而完成。
再生资源艺术则不同,它是基于废弃物(放对了地方就叫“再生资源”)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比如可乐瓶,做花瓶插花的,做绿化墙植绿的,做成首饰挂件的、水果盆、蜡烛灯挡风罩的,还有在上面彩绘出玩偶的,不一而足。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新艺术中,再生资源艺术是门槛最低、创意最容易激发、生活化最浓的一种群众艺术形式,在我们的城市里应该得到大力推广:艺术不在天边,艺术就在生活设计里,设计创意当然要靠机构、政府激发引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