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量化放松预期引发的汇率动荡仍在持续。就在本月15日瑞士央行以外宣布降低活期存款利率至-0.75%并放弃瑞郎对欧元1.20的汇率下限后不久,19日丹麦央行也宣布同时降低存贷款利率,以防止热钱流入。
但与瑞士央行明显不同的是,丹麦央行表示不会放弃丹麦克朗与欧元的挂钩机制,并有“必要措施”来捍卫这一机制
。
是什么导致丹麦与瑞士的选择如此不同?未来伴随着欧元区量宽加大,丹麦立场能否有变?是否存在丹麦克朗步瑞士瑞郎后尘的可能?
若要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需要深入分析丹麦与瑞士两国汇率体制、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实际上,在笔者看来,正是出于两国在汇率机制,经济基本面方面的明显差异,才使笔者得出了丹麦克朗不会成为“第二个瑞郎”的判断。
具体来看,汇率机制方面,丹麦是欧洲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
ERM)的正式成员,丹麦央行从70年代起就承担着丹麦克朗与德国马克挂钩的职责。1999年欧元诞生以后,在新的欧洲汇率机制(ERM2)的框架下,丹麦央行首要职责就在于将丹麦与欧元汇率稳定在中心汇率正负2.5%之间。
相对而言,瑞士央行则在相当长时间内采取浮动汇率,瑞士法郎也是世界主要的储备货币之一。只是在欧债危机期间,由于最大贸易伙伴欧元区经济体的货币欧元持续贬值对瑞士经济构成压力,瑞士央行才被迫在2011年9月设定欧元兑瑞士法郎不得高于1.2。
可以说,丹麦克朗升值一定程度上需要丹麦与欧元区国家协调一致,而瑞士法郎汇率调整则完全取决于瑞士央行自己。更进一步,当前丹麦经济基本面远不如瑞士,克朗需要跟随欧元一起贬值来刺激经济或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此后的欧债危机,丹麦经济受到重创。到2009年底,丹麦经济较2007年四季度的高点收缩了8%。此后,丹麦经济的复苏也颇有反复,直至2014年三季度,丹麦的总产出规模仍未能恢复到2007年的水平。近三年,其经济的平均增速几乎为0%,经济低迷导致就业恢复缓慢,当前失业率仍然达到了6.7%,显著高于2007年的水平。
瑞士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2009年二季度以后,瑞士经济就从衰退中走了出来,并维持了相对稳定的增长速度。2010-2013年,瑞士经济增速分别为分别达到3.3%、2.0%、1.0%和1.7%,令大多数欧洲国家羡慕不已。目前瑞士的失业率只有4.9%,在欧洲也属于比较低的国家之一。
此外,两国在房地产市场的差异则更加明显。金融危机之后,丹麦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首都地区房价曾较危机前高点大幅下跌超过30%,时至今日,丹麦房地产市场也未能显著复苏。
相比之下,瑞士的房价则几乎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持续高涨。2014年底,瑞士平均房价较2007年上涨超过22%。由于瑞士房价增速和住房贷款规模的增速显著快于瑞士GDP的增长,瑞士央行不但提示可能存在的房地产风险,还在2014年初将银行系统的反周期资本缓冲比从1%上调到2%。
因此,当前丹麦克朗跟随欧元贬值有助于当地房地产市场复苏,而对于瑞士来说,对欧元升值则可以避免被动的基础货币投放,降低瑞士出现资产泡沫的风险。换言之,在基本面较好地情况下,长期与贬值的欧元挂钩已让瑞典央行不堪重负,加之国内资产泡沫的风险,货币升值对其是更好的选择。
总之,丹麦与瑞士的不同选择源于经济基本面的差异。放眼2015
年,美元与欧元这两大世界主要货币走势将出现明显分歧,考虑到当前大多数实施固定汇率的国家货币盯住美元,同时又有二三十个经济体的货币以欧元为锚,在笔者看来,今年盯住欧元的经济体可能更加幸运。
具体而言,如果经济表现不佳,欧元贬值将帮助以欧元为锚的国家自动实施经济刺激,即使基本面较强,面临的也不过是资产价格上行的压力。相反,对于基本面较为疲弱又盯住美元的经济体,美元走强则不得不面临货币贬值与资本外逃的风险,
而这也将成为2015年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