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巨额存款有隐患 存款卖酒模式遭质疑
据报道,泸州老窖巨额存款不翼而飞,股价再遭重创。2014年10月,泸州老窖就已宣布丢了1.5亿存款,没想到,才过两个月,非但之前的没有找回来,如今又有3.5亿元银行存款异常。据报道调查,这背后是“存款卖酒”灰色商业模式的变异、银企内控机制的漏洞、资金掮客的铤而走险和民间借贷市场的崩塌。据估计,整个酿酒行业存款高达600亿元,其安全隐患令人心惊,加速“排雷”已刻不容缓。
此一时彼一时,白酒企业在行业景气时积累了巨额存款,大大小小的酒企现金流充裕、利润丰厚,引来无数觊觎者和献媚者,现在,行业处于逆境,风险难免集中爆发。有业内人士指出,极有可能是酒企司空见惯的“存款卖酒”模式出了问题。所谓“存款卖酒”,近年来被众多酒企用于刺激销量,简单而言就是在目标银行承诺按存款额的6%到12%协助销售白酒后,酒企将资金存入该银行,并保证至少在一年内不提前支取。而随着白酒市场景气度下滑,这一模式出现了变异,风险亦由此产生。对于出现这个困境,酒业企业有责任,中间商有责任,银行也难辞其咎。现在最重要的是,抓紧清理这类存款,抓紧评估甚至叫停这一模式,对投资者和市场要有个清晰的交代。
高速公路企业利润惊人 员工年薪赶上金融业
半年报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山东高速拥有济青高速、济南黄河大桥等“九路四桥”的经营管理权。此前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山东高速运营管理的收费公路总里程达1875公里,居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首位。上市十余年后,山东高速已经发展成为A股市场上的“收费公路王”。在财务指标方面,山东高速业绩同样傲人。2014年前三季度,山东高速实现营业收入52.6亿元、净利润17.2亿元。这两项指标均处于同比上升的态势。
近年来,包括审计署、中央媒体等重要单位,都对山东高速部分路段“超期收费”等问题提出过批评。山东高速则以“上市公司需要考虑股东利益”回复。有人指出,上述决定有乱收费之嫌。山东省政府则说, 2013年山东省内政府还贷公路亏损了138亿元。2013年年报显示,当年,山东高速共有在职员工4527人,而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一项,金额约为6.02亿元。据此折算,山东高速在职员工的平均薪酬,约为13万元。不难看出,利益主体一旦形成,想让利于公众是多么困难。延期收费总是振振有词,高薪高酬拿得心安理得。对于高速高收费、延长期限,批评报道已经够多,拿股东利益说事也不是头一遭。另据相关年报显示,山东高速参控股的10家涉房子公司中,仅有1家盈利了5028万元,另外9家均为亏损状态,累计亏损额超过1.6亿元。除了“垄断利润”,能不能在别的产业上干出点样来呢?
上市公司高管须谨言慎行 内幕交易红线万万碰不得
据媒体报道,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两家公司合并的消息在停牌已两个月之后,复牌被双双连续拉出多个涨停板。但是,在两家公司公布的合并预案中,披露了部分高管在股票停牌前分别买卖对方股票的情况,市场质疑相关人员已涉嫌内幕交易。在南北车两家公司停牌前的半年时间里,多位高管及其家属分别购买了对方的股票,其中有中国北车总裁奚国华和其配偶、中国北车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高志及其配偶和子女、中国南车企业文化部长曹钢材及其子女。面对市场的质疑,几位高管均表示购入相关股票时并不知道两家公司合并的消息,而是一种价值投资,即使身为北车总裁的奚国华,也表示买卖时不知合并事宜。
如果媒体报道属实,在监管部门展开调查并提供确切结论之前,还不能简单确认这几位高管已经触及内幕交易甚至违规。但从一般情况看,上市公司高管作为公司内幕信息的知情人,一直是内幕交易频发的“重灾区”,也是监管部门重点监管的对象。因此,上市公司高管应该远离“内幕交易”,对有可能触及红线的言行要慎之又慎。这次发生在南车北车公司的事件,对监管部门来说也成为其是否能严肃执法的一块试金石。南车北车是两家央企,其重组更是一种国家战略,而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如果查实有高管从事了内幕交易,不仅相关人员要受到处罚,而且重组也将会终止。因此,这绝不是小事,也不仅是某些高管的个人行为。
方正集团高层被查引震荡 北大名誉受损需彻底切割
1月4日,方正集团包括董事长魏新、CEO李友以及总裁余丽在内的三位董事应相关部门要求协助调查。至此,以魏新、李友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已在方正集团主政超过十余年。据报道,方正近年来快速的资产升值,主要是源于重建产业架构、低成本并购中所伴随的资源增值,即牌照、土地、包括“小非”在内的股权投资等。据估计,方正的净资产中,45%来自利润贡献,20%左右来自并购的贡献,20%多来自资产增值。在魏新、李友等人“协助调查”后,1月5日,方正集团紧急召开会议,宣布黄桂田、孟庆焱、韦俊民为新任董事。同时,多家金融机构负责人齐聚在方正大厦,应对方正集团的高管地震。在此次会议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表态,保证方正集团和谐稳定是北大肩负的担当,方正是北大的方正,北大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方正集团的工作。
企业出事了,而且出的是大事,本来,可以只是企业的事,是涉案的企业家的事。但是方正不同,由于历史渊源,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北大,联想到北大在种种丑闻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这也不冤,因为北大毕竟还是大股东。笔者多年前就曾提出,大学办企业的思路应该终止,已经有的校办企业一定要实行校企分开。作为一所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没有必要主办校办企业?我们何曾听过国际上有哈佛公司、剑桥公司?原来在国家财政困难的时候,校办企业或许能助办学一臂之力,但是现在国家财政和民间资金已经足以让北大这样的名校丰衣足食,留着校企只能是麻烦不断,不仅利益受损,名誉更添烦恼。虽然“方正集团”前已经去掉了“北大”二字,但是还不够,应该将全部股权也转让出去,让北大与企业彻底切割。这样,北大的领导清闲些,北大的名声纯洁些,相关企业也能更直接地接受市场经济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