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时装周,疯狂不再
2015-01-15    作者:Chris    来源:一财网
分享到:
【字号

    伦敦时装周似乎没那么疯狂了。 长期以来,伦敦时装周总是以先锋、怪异的设计让读者畏惧三分,时尚媒体在这里可以找到很好的话题、买手可以买到日后会大红大紫的潜力股。但是,对于只是想找几件好看衣服的我们,似乎太遥远了。那些设计,只有模特在灯光下,才会显得熠熠生辉。但2015年秋冬的伦敦时装周,似乎风向在转变?《WWD》以“Isn't it Rich?”为标题探讨这种变化,是因为经济没那么景气,还是因为以《查理周刊》事件为代表的不安定的国际环境,也许是种种原因的叠加,伦敦时装周似乎没那么疯狂了。

    每年Burberry Prorsum都凭着自己巨大的财力、设计总监Christopher Bailey巨大的人气吸引全球的目光,今年他们风光不再,加盟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Galliano,不仅将品牌的名称更正为Martin Margiela,而且依靠着狂风扫落叶一般的人气和作品,在自己的故乡,再次崛起。

    无论主流时尚媒体还是社交网站,大家都对这场秀颇为关注。在中国的新浪微博上,一大批已经远离新浪微博的时尚博主,因为这个事件,重新聚在了一起,讨论着更改的品牌名,猜测着设计风格的变化。而国外的时尚人士,在推特上、在Instagram、在Nowfashion.com上,一边观看着同步推出的大秀,一边更新着各自的见解。 

    刚刚结束的伦敦时装周中,Pringle of Scotland、Margaret Howell、E. Tautz、Dunhill将英国式的精良剪裁发挥到了极致,是那种让你忍不住掏出信用卡的设计。Agi & Sam是典型的伦敦风格,浓烈的艺术气息但又不瞎起哄,是让你感到自己很年轻的品牌,Belstaff虽然没有实体的秀,但推出的LookBook叫好声一片。Moschino很遗憾没有进入我们报道的视野,Jeremy Scott固然在话题效应上很有一套,但作为一个设计师,他没有任何可以讨论的地方。中国设计师上官喆和周翔宇依然在伦敦作秀,但就像美国版《vogue》主编Anna?Wintour在回答记者关于中国设计师的看法时所说的那样,“他们与国际设计师相比,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没有感到明显的进步。”

    伦敦时装周开始前,奔驰宣布将不再赞助纽约时装周,很多人断言“数码时代,我们已经不需要时装周”。如今看起来未必,时装周本来就不是油盐酱醋的事,如果以美国式的实用主义为参考标准,时尚这件事本身也是多余的。

    John Galliano是不可多得的天才,虽然这个系列流露着很多Galliano与公司的妥协,但整体效果让人非常满意。Galliano和Maison Martin Margiela的牵手,从开始就招来很多非议,大家对他们相去甚远的风格褒贬不一。如今又在男装周期间,推出高定系列,这样反常的做法,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起,Rifat Ozbek、 Jasper Conran、Manolo Blahnik、Alber Elbaz、Kate Moss、Nick Knight和150名来宾在宛如实验室一样的秀场中,完成了这次朝圣。大家都看得出这份隐忍,正如《WWD》给出的评论,“我们看到Galliano成功地站在了Galliano和Martin Margiela的中间,接下来Galliano要迅速找会自己的风格。”不要再纠结,把Martin Margiela再摔得远一点。据说在筹备期间,Galliano完全拒绝了Martin Margiela团队的作品——既然拒绝,那就索性拒绝得再多一点,完完全全的Galliano一定会更出色,就像最初带给Dior的那样。

    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如今男装市场大幅年轻化的趋势, 尤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市场,很多品牌的负责人来到中国的夜店,看到中国的年轻人挥金如土的样子都惊呆了。Dunhill创意总监John Reay一定对此颇为认同,他推出的作品,一季比一季年轻,2015年秋冬的Dunhill已经和曾经被诟病的“老态”没有任何关系,条纹睡衣和毛衣的混搭,所营造出的形象就像这季的灵感来源:“20世纪50、60年代,像在SOHO区晃荡的Francis Bacon、 Lucian Freud一样,随性而不低微,精致却不浮华。”而那件泰迪熊一样的皮草大衣,实在太可爱,虽然不一定每个人都适合,但它让男装变得可爱气十足。

    Margaret Howell和E. Tautz是两个独立的品牌,之所以要把他们放在一起讨论,是因为他们非常相似,我们抛弃那些浮夸的灵感来源,就衣服本身,他们是那种非常有吸引力的品牌。E. Tautz的大衣、西装、衬衫、毛衣都精彩绝伦,Margaret Howell给那些纤细的设计上,加了一条如春天般鲜嫩的围巾,让一切起死回生。在回答英国版《Esquire》推出的《Big Black Book》的提问时,Margaret Howell说,“在设计男装的时候,我总是希望让男装看起来不要太时髦,也不要太新,让它看起来合适最重要。”E. Tautz所营造的男性形象和它背后的掌门人Patrick Grant一样,高大、帅气、彬彬有礼且伶牙俐齿。这个优雅的英国男人对Style.com的记者说;“这是最个人化的一个系列,也是最英国的一个系列,量身定制、灰色、质感、容易穿着。”

    Agi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说:“我希望这个系列能让我们感到真正的快乐,就像快乐的童年一样。”这是Agi & Sam和Belstaff一致的,他们都希望自己、也希望顾客享受到快乐。虽然他们的风格差异很大,但都是风格鲜明的品牌,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如鱼得水,所以将他们放在了一起。像艺术院校学生的Agi & Sam和像街头浪子的Belstaff一样,都在创造自由,自由无关乎年龄,无关乎职业,是来自心底的声音。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伦敦时装周街拍:裙裤要火
· 2014秋冬伦敦时装周趋势分析
· 伦敦时装周:英国传统老牌竞相展现创意与设计
· 气候革命:来自伦敦时装周的声音
· 伦敦时装周:跟大牌设计师学穿衣
 
频道精选:
· 【思想】养老金双轨制终结,实质公平起步 2013-06-14
· 【读书】一飞冲天的小鸟是怎么练成的? 2015-01-15
· 【财智】多券商交易系统故障 凸显服务管理不足 2014-12-05
· 【深度】工业用地浪费惊人:土地征收后无人问津 2015-01-15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