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做空力量开始显现。首先,管理层开始加快IPO发行速度,下周先发22只新股,如果市场气氛过于热烈,还可能增加发行数量。其次,沪股通开始做空A股的系统测试,香港同胞可以享受到与境内投资者同等的做空权利。对于后一条,很多人以为香港做空A股不容易,抛空个股在技术环节还有很多障碍,实行起来不易,其实他们不懂大背景。香港市场做空的资金成本大约是内地做空成本的三分之一,只要大渠道畅通,小的技术环节有点麻烦也不要紧。更重要的是,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合作机制的深入,双方市场总会找到一个统一结算、A/H股互换的机制,到时候两地差价会基本抹平,而机构投资者只要敢于长期做空A股套利,必有长期回报。一些房地产土财主以为有钱就可以任性,财大就可以胡来,未来半年的行情将向他们展示,金融市场是怎样迅速地消灭傻钱,不守规矩的代价将会多么巨大。
客观地说,去年11月20日以后的行情,是一轮大盘股估值修复的行情,具有阶段合理性,但由于舆论导向的单边化导致市场行为的一边倒,也造成了市场的过度亢奋,房地产资金介入是基础,金融杠杆成为加速器,使得需要一年完成的行情,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提前实现。即使未来看好,股市价值也是时间的函数,没有足够的时间积累,股市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撑。所谓信心不过是群体心态的暂时一致,而当外界环境没有出现预期的变化,这种一致就会因意见分歧而出现紊乱,股价走势也会出现逆转。从长期经验看,群体情绪一致的时间周期一般在3个月左右,到了这个时间限度,环境如未发生预期的变化,市场就会出现逆转。然而,从去年11月到现在,环境没有出现大家预期的变化,而在未来两个月内,出现预期变化的可能性也很小。投机市场是急切的,融资炒作的代价是高昂的,而环境改善的速度远远慢于投资者机会成本的增加速度,当这个差异达到一定阈值,系统就会转向。A股市场目前就是这样。
刚刚公布的价格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我国PPI同比下跌3.3%,环比下降0.6%,大大低于大家此前预期,通缩趋势非常明显。
我国的长期历史数据也证明,在长期通缩形势下,不可能出现大牛市。其道理很简单,如果企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企业没有必要扩大再生产,周期性上市公司利润也不会出现回升,而构成上证指数绝大部分权重的恰恰是周期股。如果说,在某一小段时间公司股价可以与PPI指数背离,那是因为大家预期几个月后价格会回升,如果股价上涨3个季度,而公司产品价格和利润水平持续下行,谁还敢逆势而为?
这一轮市场上涨,表面上是炒作改革预期,事实上涨的主要是传统行业、周期性股票,多数人以为新的经济周期已经开始,但事实并非如此。按照去年经济的基数和目前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主要因素,PPI的下行周期至少维持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远远低于去年同期,我不知道大盘指数继续上行的情绪基础可以维持多久?
有人以为,央行放开货币龙头股市就一定会涨,其实未必。到了今日,中国经济减速的核心问题不是缺钱,而是人口红利锐减和有效需求不足。从央行的研究可以看出,现在不是央行货币供应不足,而是企业贷款需求下降;而企业不愿贷款,主要是因为订单不足。在这种局面下,央行发行再多的货币也只能是进入金融领域空转,而对实体经济帮助不大。现在股市上涨的困惑不在于入市资金不足,而是值得买入的股票数量太少,大资金买股票总不至于刻意买亏损吧,而周期股的问题也就在这里。考虑到我国融资炒股的资金成本高达8.5%,而融资数量超过1.5万亿,周期类股票的业绩无法覆盖如此高昂的资金成本,现在确实到了该适当减仓的时段了。
下一步可以卖出的周期股主要是钢铁、矿石、油气开采、煤炭采选、有色金属、工程机械、海运,房地产,大盘指数也有望出现500点左右的技术性回落。当然,由于资金的充裕,行情不会结束,但市场热点会转移向消费、互联网、节能环保等市盈率较高但想象空间较大的行业。如果说过去3个月的炒作是后瞻式、回顾性的,那么未来3个月市场将进入前瞻性、憧憬式的炒作。回顾可能温馨,但是缺少正能量,前瞻具有风险,但至少态度是积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