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策展人眼中,鸡缸杯正是一件诞生于一位文艺皇帝执政时期的文物。
诸多的学术梳理和展览筹备都因鸡缸杯而起,众多文物和史料梳理聚集到这里为一件高价艺术品提供背书 12月18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充满现代感的建筑之外,早早搭上了红砖黄瓦的布景,令人恍若置身影视基地。《朱见深的世界——一位中国皇帝的一生及其时代: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在此开幕。前一天,这座美术馆的创办人、收藏家刘益谦从西岸艺术品仓库把他那只以2.8亿港币竞得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请入美术馆。馆长王薇介绍说,它将在这里呆两个月,到过年前再回到西岸艺术品仓库。 为了迎接鸡缸杯的进驻,美术馆的工作人员用三个月时间进行布展。而除了场馆之外的精心设计,策展人、匡时拍卖副总裁谢晓冬从各地征集了成化年间的藏品,或以陈列复制品的方式意图展现:鸡缸杯的时代以及影响这个时代的帝王——成化皇帝的美学世界。 要为鸡缸杯策划一个展览,最初令谢晓冬颇为踌躇,“它的工艺特点早已为人所知,同时,这一时期的书画、瓷器在市场上的流通也比较少,如何去表现,需要费一番心思”。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他说。在查阅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明史资料之后,谢晓冬最后将目光锁定在“成化皇帝”以及“这位皇帝所处的时代”。谢晓冬深信,在政治上无甚作为的成化皇帝却是一个在文化艺术的推动上颇有作为的人。而此前,由于他作为皇帝的平庸,他在文化工艺推动上的功劳也曾被遮蔽。 而谢晓冬想要做的正是通过成化时期的文物、复制品以及文史资料的梳理来展现成化皇帝的美学世界,从而勾勒鸡缸杯产生的历史土壤。“明代皇帝到了朱见深这一代已经从关注外在世风转向关注内心世界。宫廷画风也是如此,之前都是宫廷画家的画风为主,但到了成化年间便出现了林良、戴进、同时,吴门画派的沈周也在成化时期达到了艺术高峰。”谢晓冬认为:“事实上,成化时期的中国在思想、艺术领域都酝酿着很大的变革,晚明崇尚自由与个性的世风便根植于此一时期。” 于是,关于鸡缸杯的这次特展上便有了成化皇帝本人的绘画作品、明代成化之前以及成化时期的书画、瓷器,展方还从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借来数个成化时期的瓷器,其中亦不乏斗彩工艺的瓷器。而没有能够借展的艺术品,展方则用复制品替代展示。这些艺术品在展览之中汇聚到一起,遍布呈阶梯起伏装的展馆,确实从一定程度上呈现了成化时期的文艺风貌。 虽然关于其具体烧造年份并无记载,但据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新园及其团队的推断,较为公认的时间应是在成化十七年到二十三年之间。成化世风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速转向,加上宪宗朱见深推崇藏传佛教,在此期间宫中佛事最盛,景德镇的御制瓷器烧在也在此时骤然提升,斗彩鸡缸杯正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策展人眼中,鸡缸杯正是一件诞生于一位文艺皇帝执政时期的文物。它与成化年间的其他瓷器、书画一起吐露着这段历史在艺术上留下的痕迹。 然而,穿越诸多明代文物,渐渐走至展馆最深处,仍没能看到鸡缸杯。原来,在展馆最末端的左侧,还有一间漆黑的房间。这件宫廷瓷器此时正孤独地呆在一个房间之中,接受着最多远方来客的认真的打量。一束白光让它的白腻釉色与轻薄胎体更加凸显,时间不着痕迹,它依然光洁如新。 这样的陈列设计让人想到:这诸多的学术梳理和展览筹备都是因鸡缸杯而起,众多文物和史料梳理聚集到这里为一件高价艺术品提供背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