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拍卖市场如何能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始终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话题。面对今年影像市场的波动,专家指出——影像艺术品市场与股市房市已出现联动态势。
北京华辰2014秋季拍卖会影像专场近日落槌,涵盖摄影与绘画、明星政要签名照、红色经典、名家名作、影像史料等专题的492件拍品,最终成交211件,成交率为42.89%,总成交额逾550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此前三年,华辰影像专场每季的交易总额一直呈上升趋势,而此次秋拍成交总额却同比春拍减少了近950万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北京华辰拍卖公司影像部经理李欣分析,一部分是因为两个最大的藏家没有参与竞拍,另外更大的原因则是因为影像市场仍处于培育阶段,不成熟的藏家在竞拍之时往往不够理性,出现跟风现象,因此一旦拍品拍者少,这件作品便避免不了无人问津。“由此可见,影像教育平台的输出依然很重要,当藏家运用自己成熟的影像审美经验进入拍场时,影像市场将会趋于理性地健康发展。”
2003年,嘉德北京春季拍卖会上,两张表现19世纪英美舰船行驶在黄浦江上的情景和上海外滩景色的老照片,估值仅为1000元,却被拍出14.85万元的价格,这是摄影作品在国内第一次展现了其投资价值。至今,摄影作品进入国内拍卖市场已经超过了11年。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于2006年组织了中国第一场摄影作品拍卖专场,此后一直坚持举办专门的影像拍卖活动,影像拍卖交易额也从25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不过,影像拍卖市场如何能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始终是整个行业面临的一个话题。在华辰2014秋拍影像专场现场,记者就看到,虽然座无虚席,但面对拍品,举牌的买家并不多,大多数买家仍处于观望状态。
影像作品的收藏价值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李欣对这种观望状态作出了解释:“在中国,艺术品已经成为继股票和房地产之后的第三类投资品种,很多藏家已经将影像艺术品作为其金融资产配置的品种,影像艺术品的市场与股市、房市的市场已出现了联动的态势。今年秋拍前,央行降息,房地产市场松绑,很多资金转入了股市房市,导致这个拍卖季艺术品市场表现欠佳。以前要50至60万起拍的藏品,这次20万就成交了。”李欣介绍说,春季购买几张影像的价钱,在秋季可以买到十多张藏品,其实现在是一个很好的“捡漏”的时机,很容易得到100%甚至更高的回报收益,而这在股市和房市是不可能得到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目前影像拍卖在整个拍卖市场中所占的份额较小,影像作品的收藏价值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目前国内的拍卖数据显示,摄影艺术品所占的份额还低于1%。但国际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Artnet近期发表的数据表明,影像艺术品交易额已占国外主流拍卖市场的4.1%,可见,国内的影像拍卖市场还有很大空间。李欣认为,目前国内的影像拍卖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
“影像拍卖的文化培育与规则建设至关重要。”李欣结合当前国内市场现状表示,就文化培育而言,在传统的收藏观念中,一件艺术品值得被收藏至少要符合“物以稀为贵”“少而精”等特点。然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一张底片可以无限制地冲洗照片,与独一无二的绘画等艺术品相比少了“稀缺性”,而且,随着数码摄影技术的产生与快速发展,照相也变得越来越易得、便利,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照相与摄影的区别,因此摄影作品的收藏价值也长期被人们忽视。就规则建设而言,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专业的拍卖机构搭建起了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但从事影像作品交易的专业艺廊或专业机构的数量还十分有限,专业的影像作品经营管理人才比较匮乏。此外,作者信誉、版权意识等因素都制约了国内影像拍卖市场的发展。
影像艺术品易理解且价格不会太高
目前,活跃在影像拍卖市场中的主要群体包括三部分:以美术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为代表的机构,风险投资及企业家。同时,一部分此前没有艺术品拍卖经历的老百姓也开始参与其中。李欣认为与其他艺术品相比,影像艺术品比较容易被理解,容易吸引普通老百姓进入收藏市场,“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手里多了‘闲钱’,老百姓开始思考怎么让这些闲钱‘转起来’,他们也想做一些投资,而影像艺术品目前的价格不高,他们在投资时既能获得经济收益,也可以增长一些人文、历史方面的知识”。
在中国的影像收藏市场中,摄影作品可大致分为史料、纪实性的影像艺术品和当代艺术三大类。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早期影像资料大量流失,所以影像史料一直被藏家热捧。正如有人将影像拍卖比喻成“小生意,大事情”那样,“越来越多的‘老照片’进入拍卖市场,这对完善我国摄影史,丰富历史研究资料,促进地方影像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反,目前纪实性摄影与当代艺术摄影还未受到太多关注,但李欣认为“纪实性与当代艺术摄影在国外也很受关注,且国内影像拍卖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因此这两类影像艺术品在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