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吴春燕(化名)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将手中闲置的人民币部分换成了美元。
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一波明显贬值,吴春燕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今年人民币不像往年那样对美元保持单边升值,一季度出现如此大幅度的贬值,吓了我一跳。”为了避免人民币贬值,分散汇率风险,3月17日,吴春燕通过银行以汇率6.1770将308850元人民币换成50000美元,用完了个人换汇额度。当天,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321元。
“但是换汇还不够,再做点美元理财才保险。”吴春燕在比较了多家银行美元理财产品后,最后决定投资一款一家股份制银行推出的保本型美元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182日,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为3.5%,投资标的为银行间市场、债券等。起购金额为8000美元。
“这在美元理财产品中已经算是较高收益了。”吴春燕表示。
9月18日,吴春燕获得理财收益872美元,如果将本金与收益换回人民币的话,等到理财收益到账的9月22日,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485,银行给出的报价是如果换回人民币的话,1美元对人民币为6.1040,那么吴春燕获得310522元人民币,而仅将理财收益872美元换回人民币的话为5322.69元人民币,两者相减为305199.31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不参加美元理财,3月17日至9月22日,吴春燕有汇兑损失。
不过,吴春燕并不后悔,在她看来,这是分散风险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11月4日,在吴春燕的鼓动下,儿子陈磊也顶格换汇,用306425元人民币换了50000美元。
而没过多久,央行的新一轮降息成为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导火索。11月28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及收盘均创两个月来新低。整个11月,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累计贬值0.51%,为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贬值。
目前情况下,还很难说吴春燕一家的换美元行动是否划算,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来看,人民币确实贬值了,但由于换汇成本较高,美元小幅升值带来的汇率收益还不能覆盖换汇成本。不过,吴春燕认为,至少换美元使家里的资产更加多元化,换个安心。
汇率波动加剧
在吴春燕换汇动力中,人民币贬值预期是最主要的。
自今年一季度人民币急贬打破单边升值预期后,像吴春燕这样的投资者越来越多。
而至11月21日央行宣布不对称降息这一重磅宽松举措出台,投资者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更为强烈。
而自降息后,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就整体呈现持续走软的运行特征。自11月21日以来,人民币即期汇价已由6.1249累计震荡下跌254个基点或0.41%。事实上自11月初开始,人民币即期汇率就在市场对央行货币放松预期不断升温的背景下逐渐走软。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在10月31日创出6.1078的7个多月新高后开始震荡下跌,12月2日收盘价较10月31日收盘价累计下跌368个基点或0.60%。从月度表现看,人民币即期汇率在今年5月至10月连涨6个月之后,终于在11月首现月度贬值,当月贬值幅度为0.51%。
而人民币贬值的同时,美元持续走强也是促使吴春燕们加速换汇的动力。
“从外币整体表现来看,美元是一枝独秀。”兴业银行资深分析师蒋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已经率先结束量化宽松政策,这与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经济表现更差,美国是矮子中的高个儿。目前欧洲、日本已经进行了新一轮量化宽松,这就使得美元兑欧元、日元持续强势。”
此外,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不愿减产冲击,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纷纷跳水,大宗商品价格下挫已大大影响了资源型国家资源出口收入。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出口国都在推动本币贬值。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俄罗斯等国无不如此。这些国家都希望通过货币贬值,来抵消大宗商品出口的减弱。如澳大利亚央行行长格伦·史蒂文斯就强调,如果要实现平衡的经济增长,汇率还需进一步走低。近来,新西兰央行行长也指出,虽然纽元有所下跌,但仍未到合理水平。
在非美货币焦头烂额之时,美元持续强势已是市场共识。澳新银行撰文指出,对美元依旧维持强劲的看涨偏好。德意志银行预计截至明年年底,欧元兑美元将跌至1.15,美元兑日元将涨至125。
瑞银在发布的2015年至2016年经济展望报告中称,考虑到美元强势,预计人民币相对美元将小幅贬值。
大幅贬值可能性低
对于投资者的换汇理由,业内专家指出,人民币大幅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投资者不必以此为由未雨绸缪进行换汇。
兴业银行资深分析师蒋舒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仍处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内汇率市场依然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主,而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有较强的维稳色彩。”
11月至今在人民币即期汇价震荡走弱的背景下,央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反而稳中有升。截至12月2日,该中间价较10月31日的6.1461上行了136个基点或0.22%。12月2日,当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虽跟随中间价收涨,但涨幅仅17个基点或0.03%。
招商银行也认为,对人民币而言,理论上降息后存在较强的贬值压力,但在中国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未来一段时间内利率汇率双松的局面还不会出现,预计人民币汇率只会出现温和回调,总体上仍会保持坚挺,甚至不排除进一步升值的可能。
蒋舒进一步指出:“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不可否认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空间没有了,而且维持强势人民币对中国经济增长没有好处,人民币可能跟随非美货币,适度回落,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会大幅贬值。”
在资本市场没有完全开放背景下,境外人民币资产缺乏保值增值工具,若人民币寻求贬值,很可能影响境外投资者对保有人民币的信心,进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中国不会为获取短期利益而不顾大局。
“未来,人民币将继续维持有效汇率的稳定,但双向波动可能加剧。”蒋舒指出。
人民币理财降收
除了担忧人民币贬值,部分投资者也感受到了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萎缩,这也让投资者开始更为关注外币理财。
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包括结构性产品在内的人民币非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从5.54%下滑至5.26%,人民币保本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已经从4.48%下滑至4.31%。据银率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预期收益率超过6%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也从年初的40%以上跌至3%左右,而预期收益率在4%至5%之间的产品发行量占比逐步上升。
11月21日,央行宣布将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下调0.25和0.4个百分点,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这是继2012年6、7月份连续两次降息后,央行再度启用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表示,在经过本次利率调整后,其投向全部或部分为债券与货币市场工具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无疑将受到显著影响,而以这类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银行理财产品占到所有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九成以上。
叶林峰进一步强调,反观本次调整之后的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基准尽管下调了25个基点至2.75%,但是央行将存款利率的上限从此前基准利率的1.1倍上调至1.2倍,因此存款利率将大体维持在3.30%的水平不变,而当前6-12个月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率已经从年中的4.90%下滑至4.58%,距离3.30%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仅有1.28个百分点的差距。这还没有考虑前述贷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下行对银行理财产品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未来6-12个月保本型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与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距很可能缩窄至不足1个百分点,这类银行理财产品相较于定期存款的优势正在逐步被利率市场化的大潮所冲刷瓦解。
美元理财无优势
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美元理财收益情况也并不理想。
即使是存款利率,美元存款也没有优势。
记者了解到,美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一直为0.8%,没有变化。而以国有四大行之一的一家银行为例,本轮降息之后人民币一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为3%,与美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相比较,利息差达到2.2%,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将人民币一年整存整取利率定为3.3%,利息差就更大。
而理财产品方面,吴女士表示:“保本型美元理财产品收益比较低,如果期限在1年或者1年以内的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最高仅在3%左右,而进入四季度,即下滑到2%甚至更低。而一些外资银行推出的高预期收益率产品,期限较长,基本是不保本高风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有的甚至挂钩黄金、原油这样的风险资产,不太靠谱。”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分析,整体来看,非结构性外币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全部是国内银行,这部分的中资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些外币理财产品有接近78%都是保本型(即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型),因此在投向上以债券与货币市场工具为主,除了直接投向境内外外币货币与市场类工具或相关资产外,还有不少银行发行的外币产品通过外汇兑换为人民币,同时利用衍生工具锁定汇兑风险,转换成人民币的本金投向国内的货币与债券市场工具或者货币与债券市场工具与非标债券类资产的组合。
“因此,从产品设计上来看,人民币汇率、外币发行国利率以及国内人民币市场利率水平会成为影响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因素。”叶林峰说。
从外币发行国利率水平来看,今年以来,除了欧洲央行分别在6月和9月各降息10个基点外,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在内的主要外币发行国均维持利率不变,各国利率水平维持在低位决定了投资者持有的外币资产所能获得的收益率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
叶林峰指出,在外币利率水平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导致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下滑的因素就集中在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市场利率水平两个方面。
从人民币兑主要外币的汇率来看,包括美元、澳元、欧元等在内的主要外币都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从第二季度开始,人民币兑主要币种逐渐持稳,兑部分币种开始反弹,这使得银行在运作外币理财产品过程中采用衍生工具锁定汇率风险的成本增加,从而令外币理财产品收益受限。
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本币市场资金面的宽松使得人民币固定收益类资产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逐步下滑,这使得投资于国内人民币债券与货币市场工具、非标债权类资产的理财产品本金收益率下滑,尤其是外币产品发行集中的6个月以上期限的市场资金价格(Shibor)从6月份开始转跌,进一步拖累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
叶林峰表示,从未来汇率的走势上来看,美元兑人民币很可能从此前低位反弹,而部分国家继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使得这些国家的外币兑人民币汇率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国内宏观政策方面,由于对央行进一步定向降准甚至全面降息的预期逐渐升温,因此人民币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可能脱离此前基本持稳的状态转向下行。两方面因素影响可能使得外币理财产品表现出现分化,澳元、欧元、英镑等外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在这些国家基础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受到上述负面因素的影响继续走低,而美元理财产品受到美元汇率反弹的影响可能下滑程度小于其他外币品种。
理财分析师指出,考虑到流动性以及收益率,美元理财产品整体不如人民币理财产品,不建议投资者以美元理财产品为主,但可以在手中已有美元的情况下适当配置,丰富资产配置的多样性。在选择理财产品时,优先考虑投资能否保本,在考虑了安全性、流动性后,才考虑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