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交易热情被降息政策所点燃。机构认为,此次降息不会是终点,降息周期可能刚刚开启,这对大类资产配置会产生影响,市场交易活跃度料继续增加。
降息可能仅是开始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表示,还存在3次降息空间。央行降息实际上意味着其稳增长力度加大,除非经济增长企稳,或者出现通货膨胀,央行会不断通过宽松货币来稳定经济增长。由于资金来源端利率没有实质下降,银行不会“学雷锋”,因此要降低融资成本,必然还要降息。此外,申万认为在两次降息之间会有降准,一是前期创新工具到期,需要新的货币投放;二是同业纳入存款多交纳准备金,需要下调准备金率,以避免多缴纳准备金;三是根据经济疲弱、乘数过低的状况,提高货币乘数。申万表示,理论上需要准备金率下调6次左右。
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表示,央行提前降息旨在改变预期、降低融资成本。央行宣布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标志降息周期正式展开。降息时间提前远超预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也完全改变了对未来基准利率的预期。2014年以来,经济通胀持续下行,社会信用创造收缩是原因之一。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的融资需求不足则是信用收缩主因。海通认为,降息将抗击通缩预期,降低失速风险。从利率下降,到融资改善,再到经济好转需要时间传导,通常滞后期在半年以上。2015年下半年经济通胀或见底企稳。预计未来仍需至少一次降息,央行正回购招标利率也会相应下调,而未来外汇占款趋势性减少和“融十条”实施则意味着2015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次数或在8次以上。
摩根大通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将此解读为一个政策朝着更激进的货币宽松转向的信号。预计在未来几个季度内至少还将有一次降息。另外,可能的量化措施还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包含抵押补充贷款(PSL)、常设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定向量化措施,以及可能的存贷比计算口径调整。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虽然贷款利率上下限已全面放开,但贷款基准利率目前依然是银行贷款定价的中枢。因此,此次降息应将能更直接、更有效地引导融资成本下行。她认为降息有助于缓和目前偏紧的金融条件,但并不代表现阶段货币信贷政策取向已转向全面宽松。降息最主要的效果是减轻债务偿还压力、改善企业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从而抑制不良贷款生成速度、降低金融风险。相比之下,对于目前羸弱的企业信贷需求,降息虽有边际上的提振作用、但在更大程度上需借助于其他宏观措施,而信贷供给仍取决于数量型和行政性工具,因此瑞银预计未来一年信贷增速仍将放缓。
汪涛还表示,由于房贷利率将随基准利率一道下降,短期内从降息中获益最大的将是房贷借款人,从而有助于支撑房地产需求。虽然非对称降息会抑制银行净息差,但降息同时可以改善借款人资产负债表质量改善,减缓不良贷款生成速度,从而有利于银行业的基本面。汪涛认为2015年仍有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具体时点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数据表现。她预计2015年底前央行将再降息40-50个基点。
三大利器掘金股市
值得关注的是,分析师认为,在当前降息将提高资本市场的配置比重。
姜超认为,降息将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5年期以上存贷款利率大幅下调意味着长期限无风险利率的大幅下降。而随着银行负债从存款向理财的转移,高收益将被消灭,债市和股市的风险偏好均将提升,未来将迎来资本市场发展的大时代,也意味着金融泡沫的大时代。借鉴美国经验,短期内将会出现利率下降、银行理财入市推动风险偏好提升,股市债市短期双牛;但从长期看,股市、债市应反哺经济,放开股权债券融资和债券违约,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表示,回顾过去70年全球主要股市历史发现,利率是牛市必要条件,经济增长只是驱动盈利的一个面,并非必要条件。本轮行情起点是利率下行,催化剂是改革加速,防护栏是稳中求进,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已形成,降息将强化此趋势,相比47万亿的储蓄、25万亿的理财和信托,A股11.5万亿自由流通市值成长空间较大。在他看来,目前A股账户活跃度相当于2005-2007年、2008年底-2009年两轮牛市的初期水平。伴随着增量资金逐步入场,交易活跃度提升,行情会从小盘向中盘扩散。
由于降息强化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因此机构多认为市场向上行趋势未变,真正的考验可能来自美联储利率政策干扰、改革进程、宏微观基本面情况共振,时间窗口更可能在2015年3-5月。有机构建议,投资者积极布局2015年,降息短期利好资金敏感的地产、券商。着眼2015年布局,随着增量资金入场、交易活跃度提升,行情有望从小盘向中盘扩散,投资顺应创新、改革大势,用好三大利器:一是创新剑——高端装备。实现中国梦,制造业必须升级、走出去,如高铁、机器人、军工、油气设备。二是改革刀——国企改革。从集团资产注入、股权激励、壳价值三条路线掘金。三是牛市矛——券商,业绩优、弹性高。
国信证券表示,从行业配置角度考虑,继续看好券商、互联网大数据、新技术新材料、现代生产服务业、医疗养老产业、环保节能等新兴产业,看好传统产业转型并购机会。注册制推出将改变由于供求失衡带来的小市值溢价现状,未来将进一步走向分化,选股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