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迅速加重,养老体系面临严峻挑战,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导致养老金收支压力加大,有中长期收支失衡风险,而多层次养老体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效机制。而业内人士指出,基金投资管理是积累性养老计划的关键,养老基金投资运营应该建立明确、合理的长期投资目标,将长期投资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中短期投资目标,并力争获取超过长期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改变目前养老金投资组合重绝对回报轻超额收益、业绩评价没有基准的现状。 “中国养老金有三大趋势。第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养老金的快速增长。第二,全社会市场化程度和养老投资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第三,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养老金投资的国际化。”泰达宏利总经理刘青山在出席“2014年中国养老金论坛”时指出,“基于这三大趋势,中国养老金的格局必定会发生深层次的变化,未来养老投资将是资产的多元化和策略的多元化。” “基金投资管理是积累性养老计划的关键,积累性养老计划的福利水平取决于最后的积累规模,而影响积累规模的主要因素包括:积累期间的投资收益率、缴费额、缴费年限。由于养老基金积累期限长达几十年,长期投资收益率对未来养老福利的影响巨大。通过数据模拟计算可知,长期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对养老金积累规模的影响要远大于缴费率提高带来的影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规划研究部副主任熊军表示,养老金资金性质的长期性意味着可以承受一定的波动风险,在可以接受的风险水平内努力提高超过比较基准的长期收益率,而不是局限于追求短期的绝对收益。只追求短期内养老基金资产的绝对保本,不注重提高长期回报,有可能埋下隐患,使得未来基金积累规模不能提供预期的养老待遇。 许多国家的养老金投资都明确提出其长期投资目标,比如澳大利亚未来基金的长期投资目标为CPI+5%,新西兰超级年金为短期国债利率+2.5%,日本GPIF为工资增长率+1.1%,加拿大CPP为9.9%缴费率下提供25%替代率,马来西亚雇员公积金EPF为CPI+2%,泰国政府养老金为CPI+1.5%,美国养老基金普遍为8%。 “8%的长期投资目标不等于每年8%的回报,”熊军表示,“投资基准是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纲,投资基准代表承担风险的回报,是投资收益的主要来源。养老金应以投资基准为纲,寻求超额回报。没有明确的长期投资目标,过于强调短期绝对回报,既无激励又无约束,不利于养老金的保值增值。” “从日本和台湾的经验来看,与退休前相比,退休后的消费往往不变甚至更高。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各当局必须开放自己的资本市场并加快其发展速度,以推动亚洲家庭存款流动性的释放,养老需求将推动以亚洲股票及亚洲固定收益证券为目标的投资机会。”加拿大宏利资产管理公司国际部总裁杜汶高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