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国开始从全球抽走美元流动性
油价大跌逾20%
2014-11-17    作者:    来源:华尔街见闻
分享到:
【字号

    国际油价创四年新低后,俄罗斯卢布对美元汇率本周再次逼近创纪录低位。不过,追随油价大跳水的可不只是卢布。今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跌幅超过20%,石油市场跌入熊市,巴西、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等多个产油国的货币也随之重挫,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将危及美国依赖的“石油美元”。
  如下图所示,蓝线代表卢布对美元汇率,黄线代表墨西哥比索对美元汇率,绿色代表尼日利亚奈拉对美元汇率,红色代表巴西雷亚尔对美元汇率,黑色代表美国WTI中级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橙线代表阿尔及利亚第纳尔对美元汇率。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提到,面对国际油价大跌,上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最大产油国沙特罕见地没有选择减产,反而下调原油售价,打起了价格战。 有分析人士认为,沙特此举是为了制止北美页岩油产量增长。也有些人猜测,沙特降价是与美国联手打击伊朗和俄罗斯的经济。即使是要打击俄罗斯,这种行动也给 其他产油国带来了收入缩水的严重后果,也使长期支持美元流通的“石油美元”岌岌可危。
  本月初的路透报道援引了法国巴黎银行(法巴)新近的研究发现:能源出口国今年在将他们的“石油美元”撤出全球市场,十八年来尚属首次。美元走强给美元计价的石油等大宗商品施加了下行压力,将从多方面影响新兴市场的债券质量。
  法巴报告认为,“石油美元”流动减少的影响会体现在金融市场、贷款市场和美国国债收益率方面,后三者受到的影响会放大。预计新兴市场能源出口国今年在全球市场的净撤资额将高达80亿美元,这是十八年来首次净撤资。
  这种将近二十年来首次出现的撤资并不难理解。因为石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占这些新兴经济体GDP总和的26%,也相当于这些经济体发行外债规模的 21%。对这些经济体而言,国际油价大跌意味着财政收入减少、GDP增长下滑。而这些后果对美元的偿债风险和信用评级又是负面因素,所以“石油美元”的可 持续性和流动性比例都会大受影响。
  换句话说,石油出口国不再像以往那样注入流动性,而是从金融市场抽离流动性。这可能推升政府和企业的借款成本,让消费者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双语阅读]国际油价跌势或延至明年
· 成品油价年内第十二次下调后各地油价汇总
· 水电油价“附加费”:频现过时收取和违规加价
· 国内油价本周或迎“八连跌”
· 国内油价本周或迎“八连跌” 三桶油炼油难逃亏损
 
频道精选:
· 【思想】沪港通:走出去意义更大 2013-06-14
· 【读书】洞察力修炼:如何成为福尔摩斯? 2014-11-13
· 【财智】甩开“迷你”鸡肋 基金退出机制将常态化 2014-11-07
· 【深度】石油经济熄火 俄罗斯靠什么“过冬” 2014-11-17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