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事件持续发酵中。獐子岛面临的压力除了来自监管层、投资者和舆论的“拷问”,还包括巨额银行贷款和可能发生的抽贷。
三季报显示,獐子岛三季度末有26.8亿元的短期借款,7.15亿元的长期借款,另外三季度还产生了将近1亿元的财务费用,主要是由银行贷款利息构成。至于银行是否会抽贷,记者从大连某银行信贷经理了解到,当地政府已经召集贷款银行开会商讨,“无非就是软硬兼施,让银行支持企业。”该信贷经理表示。
据有关媒体报道,公司董事长吴厚刚在事件爆发后曾表示,公司在大幅亏损后将面临信用下降的问题,评级将会下调,融资成本将会更高。
近几年,獐子岛融资动作频繁,2014年的银行贷款增加更为迅速。其历次财报数据显示,2013年底,公司短期借款为15.3亿元,长期借款为3.4亿元;2014年年中,短期借款增加到21.3亿元,长期借款增至5.3亿元;到2014年三季度末,两项借款均剧增,短期借款高达26.8亿元,较2013年底增幅达74.94%,公司的解释为“本期银行流动资金借款增加”,长期借款也高达7.2亿元,较2013年底增幅高达112.59%,相应地引起当期财务费用激增至9300万元,公司解释为“银行借款增加,利息支出增加”。
公司三季报并未披露贷款银行,而据吴厚刚对媒体介绍,目前贷款银行有13家。此外,根据中报,公司长期借款金额位居前五名的银行分别是国开行大连分行、中行澳门分行、农行大连长海獐子分理处、中行大连开发区分行和进出口银行辽宁分行。
除了国开行大连分行和进出口银行辽宁分行两家政策性银行是2013年之前就发放了贷款外,中行和农行均是在2013年后发放贷款,且中行的两家分行放贷时间最晚,大连开发区分行和澳门分行分别于2013年12月9日和2014年4月15日放贷。
事实上,獐子岛的财务风险自2012年起已经开始显现,除却公司大股东不断进行股权质押融资行为外,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长期高居不下,2012年资产负债率为48.04%,2013年为54.07%,2014年三季度已猛增至71.43%,而有关数据显示,这在行业(申万二级行业)中已属最高水平,行业平均为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