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近代以来,陕西关中在全国就属于比较封闭的内地,常见“孔雀东南飞”,难见人才来西北。然而,阎良,这座位于关中东北部的小城,从清末起却迎来长达百年的移民潮,在关中地区形成了独特的移民文化。
阎良移民始于清末同光年间。当时由于多年兵燹和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的大旱,阎良境内人口锐减,仅有2万余人,到处是残垣断壁,大量土地荒芜,经济、社会一片萧条。时任知县的山东籍官员焦云龙,招徕湖北、河南、山东移民来此垦殖。特别是山东人多地少,加之清末灾荒兵乱,人民生活困难,闻讯纷纷肩挑车推,携儿带女来陕谋生,落户阎良。
迁移从同光年间一直持续到抗战时期,前后长达60多年,以光绪中晚期迁入的最多。涉及迁出的山东县市有20多个,以益都、寿光、不,淄川、莱芜、昌邑、高密6县移民居多。时到今日,阎良境内星罗棋布的村落中,有96个系清末山东移民所建的“山东庄”,总人口近6万人,占到当地农村总人口的30%。
从上世纪50年代起,阎良又迎来了一股新的移民潮。当时我国的航空力量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为了在阎良布局发展航空产业,大批的东北人来到阎良,白手起家发展航空产业。此后由于阎良日渐成为国内最重要的航空生产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航空产业人才更为迅速地向阎良聚集,使阎良成为了我国航空产业人才最集中的地区。
这两股移民潮都各自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彻底改变了阎良关中小城的面貌。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大量的移民不仅带来了人口,而且还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移民文化,使阎良人完全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关中人。
在农村,山东移民到阎良后,建有独立的村庄,保持了山东的方言、宗教信仰、饮食、婚丧等习俗。有的习俗在山东已经消逝,但在这里还得以流传。山东移民除种地外,还兼营来自山东的手艺——吊粉条、吊挂面、榨油、织布等。抗战时期,以谭家村为主的山东移民的织布业闻名西北。时到今日,这些山东庄的村民说的是山东话、吃的是山东饭,被关中人称为“山东客”,成为关中农村一个特有的群落。
在城区,由于发展航空产业而来的移民,更是主导了阎良的城市文化。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航空产业人才,主要集中在西飞、第一飞机设计院、中国试飞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他们在阎良建起了工人俱乐部、办起了航空类的社会组织,演话剧、搞运动会、举行歌舞比赛。航空文化混搭着国企文化,成为了这座小城的主流城市文化,彻底、深刻、长远地影响了阎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