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杂的经济数据面前,对于该不该降息这个问题,货币当局的政策定力面临越来越大的考验。一方面是,一些机构进一步看淡增长数据,建议启动降息以应对下滑,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认为,应该正视经济从高增长到中高增长转化的现实,新常态无需大刺激。 在笔者看来,降息与否的观点,都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是,对于宏观调控、对于市场主体而言,货币政策取向应该有更明确的指引。动不动用利率工具,应该有个相对明晰的参照指标。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宏观调控的实现就是通过市场主体对政策变化的反应而传导。如果政策只能靠猜,那么市场主体的反应,往往与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驰,政策的效果也一定会大打折扣。 回顾三季度数据:GDP增速7.3%,创近6年新低;用电量同比增长2.7%,为18个月以来第二低;指标铁路货运量9月同比下滑6.2%;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只有16.1%,创下14年以来的最低。德意志银行甚至大幅下调今明两年中国GDP预期,将2014年预期由7.8%下调至7.3%,将2015年预期由8%下调至7.0%。 当然,细心观察三季度数据,也不难发现,借助于一系列“微刺激”和政策调整,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中,投资和消费已显露出积极变化。机构预期,四季度基建投资有望从目前21%的水平回升至25%左右,有效对冲地产投资下滑的负面影响。 正是在这种数据背景之下,市场上政策加码的预期渐强。在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等最新撰写的《寻找宏观政策的“新常态”》报告中,中金公司预测,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接近全年7.5%的增长目标,2015年GDP增长7.3%,较今年小幅下降。报告判断,阻碍中国宏观政策发挥逆周期操作功能的因素正逐步消解,预期明年央行全面降准4次并降息2次,货币条件较今年加快放松。 中金认为,宏观政策逆周期操作功能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对立是今年经济增长在国际经济温和复苏的大环境下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宏观政策的定向发力也一直在持续。此前,央行通过各种工具向公开市场定向释放流动性,主动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总投资1500亿元的八大基建项目,之前发改委刚刚批复投资900多亿元的三大铁路项目。 虽然全面降息的呼声渐高,但政策应对仍将是定向方式,货币当局一直避免释放“强”刺激信号。但笔者认为,虽然决策者与参与者存在一定的博弈,但决策者需要给市场参与者一个稳定的预期,才能保证政策落地时的效率。降不降息,释放多少流动性,使用SLF还是MLF,央行都有必要给参与者一个相对明确的指标。在防止过热的时候,出其不意是个好办法,但在控制下滑时,考虑参与者的合理预期,给出明确的出手标准,可能也是个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