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综指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开始,A股已经展开了历时1年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目前,全面牛市开始的呼声四起。但笔者认为,市场波动背后对抗因素的“拱形顶”已经清晰可见,沪指2300-2400点区域的资金筹码对抗结果也将逐渐明了,在该区域内,结构性“牛市”步入十字路口是大概率事件。基于敬畏趋势惯性与防范风险的考虑,笔者建议的操作策略是——且战且退。
在笔者的观察视野中,A股市场从沪综指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开始已经“翻篇”了——彼时至目前,A股已经展开了历时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目前全面牛市开始的豪迈呼声四起,笔者反而认为此轮结构性“牛市”正迈入十字路口,无论机构个人关乎全年交易业绩的敏感时段正渐行渐近。
背景因素:“拱形顶”清晰可见
近年市场波动背后的对抗因素逐步清晰:经济下行VS政策托底+改革预期。上述对抗因素在此消彼长中主导市场,尤其是大指数的涨跌逻辑。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
,创近6年低点,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5%,创近14年低点,经济增速下行趋势再次凸显。另一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谈到,“政府仍将在保持定力的同时有所作为,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对于政府来说,最关注的还是中国就业的情况,截至8月份,中国的城镇新增就业已经接近1000万,接近全年目标”;“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只要是有就业、增收入、没有水分、又有效益、节能环保的发展,又在合理区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改革预期或许在10月份重要会议召开时点附近有所提升,但改革预期对于股票市场的正面影响是长期且深远的,其在上述对抗因素中,短期可视为一个抬高市场底部的常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韩国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转型期内,伴随GDP增速下行的是股票市场的大牛市。所以经济转型时期,只要在政府认可的合理区间内,经济增长数据的变化与市场波动无关。但是由于市场对此认知的滞后与内生性调整压力,经济增速阶段性下行趋势,往往会提供做空的题材。
综上所述,目前在经济下行压力再度凸显的同时,政策托底预期却未同步增强,而改革预期短期可视为一个抬高市场底部的常量。因此,在上述“经济下行VS政策托底+改革预期”的对抗因素中,我们比较容易见到一个逐步清晰的“拱形顶”。
市场结构:结构性“牛市”的十字路口
在笔者看来,A股市场从沪综指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开始,已经展开了历时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12月4日低点1949点至今,沪深两市2500余家个股中,涨跌幅与个股数量分布分别为:100-700%达1045家,50-100%达694家,0-50%达641家,下跌个股仅165家,确切地说,这是一个结构性“大牛市”。而全面牛市开始的豪迈呼声四起,应该指的是指数型全面牛市,这和笔者上述观察视野是两码事。
关于市场结构机会的演变方向,今年的3-5月份,笔者曾在上海证券报连续发表“白马成长股引领创业板狙击战”的系列观点,7月14日发表“超额机会从‘成长天花板’转向‘周期小清新’”的观点。事实上,近期个股机会从高位的科技股向低位的“周期小清新”扩散,是市场全面牛市呼声再起的重要原因。
无论是市场背景因素已经“拱形顶”清晰可见,抑或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的资金筹码对抗,笔者预见在该区域内,历时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牛市”迈入十字路口是大概率事件,市况变化可能性如下:
第一,也是最大可能性。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大小指数发生偏强的震荡调整,存量资金进一步由“成长天花板”向“周期小清新”迁徙,交易者所能观察到的结构强弱排序为中小板→主板→创业板。期间结构机会的演变主线是科技创新→传统转型。
第二,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大小指数发生共振性震荡调整,市场发生全面的获利回吐。
第三,也是最小可能性。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成为一轮全面大牛市的新起点。
策略建议:且战且退
在市场背景因素“拱形顶”清晰可见,沪综指2300-2400点区域资金筹码对抗结果未了的目前,一些豪迈的牛市宣言对于交易规划的制定有害无益,或许到年末回首时,三、四季度之交正是机构个人投资者关乎全年交易业绩的分水岭。
对于实战交易规划而言,介于上述可能性一、二之间应属稳健的前瞻性应对选项。
基于敬畏趋势惯性与防范风险的考虑,对于此轮已经走了1年又9个月的结构性“大牛市”,笔者的策略建议是——且战且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