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可以是什么样?
2014-09-04    作者:钱梦妮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分享到:
【字号

    最近,中国艺术界被“摄影”二字刷屏了。除了对上海艺术影像展铺天盖地的宣传,众多摄影画廊也适时推出自家摄影师个展,另外还有同期开幕的摄影群展《中国当代摄影2009~2014》,由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袂策划,Photo Shanghai协办。
  只是我们对摄影——是否熟悉,又太陌生?不少人这些年学会了玩艺术品收藏,无论“鸡缸杯”、吴昌硕还是张晓刚、安迪·沃霍尔,都很容易受到追捧——而摄影?拍下几万块钱的东西根本成不了新闻,布列松、卡帕的名字说出去显得又太低调。
  对普通人来说,这不就是照片,为什么还卖得这样贵?版数有限又怎样,谁能保证摄影师和画廊都足够诚信,不会多冲印几张来卖?而且无论如何,很多作品在网上就可以找得到,保存下来就可以免费欣赏。跟油画、装置比起来,摄影作品的现场性真是弱得一塌糊涂。
  “中国这几年其实在补课,对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本身的概念理解就不够深刻。”展览总策展人王璜生说,“其实摄影是最容易进入的艺术门类,无论欣赏还是创作。但如果没有真正好的东西去引导,那就会一直停留在低端。如果大家都蜂拥去看莫名其妙的所谓‘传奇大师’,那整个氛围就会越来越浮躁。”
  实际上,艺术家和摄影师并没有停止探索。杨福东、荣荣、廖晓春、胡介鸣、张克纯、任航,他们在纷繁巨变的社会当中不忘操起手中最为直接的记录武器,指向琐碎万象和自我内心。
  这次的展览作为2013年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的主题展衍生结果,意在梳理近五年来最为活跃、较有影响力的中国当代摄影师作品。展览共设三大单元“边界/漂移”、“景观/日常”及“社会/身体”。策展团队希望从议题出发来设置单元,以此突现出某些较为明显的趋势,同时也希望这样的单元设置,能够更为清晰地梳理、展现2009年至2014年间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大致脉络与走向,给出一个相对宏观却又不失具体性的描述。
  “这五年其实很短,”王璜生说,“但中国的国际地位、文化自主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摄影可以很直接地表现社会发展。另一个方面,摄影作为艺术门类可以反映艺术家自己的内心与敏感,还有它作为媒介在艺术史上产生了许多变化。”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2009年“微博元年”,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之后,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人心产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就特别需要摄影为主要手段跟进现实、记录和表达。
  策展人之一顾铮在相关文章里提出:我们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制像与捕像手段越来越方便、发达的今天,由此生产与流通、传播的图像的内涵与实质反而显得越来越贫乏之虞。社交网络和电子移动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迅速捕捉日常影像,甚至后期加工出艺术效果——可是,很可能“制像与捕像手段越简捷,获得的影像可能就越贫乏,生产出来的影像越纷繁,蕴含于影像中的现实感就越稀薄,人的认识与思考也越肤浅”。
  据王璜生的观察,新媒体时代的摄影师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其一是个人化,其二是技术化程度高。但更关注自己的内心与私人生活,是否足够深刻到可以揭示社会本质;创新方法会不会导致过分沉迷于技术研究,而忽略了对表达内容的艺术性、社会性思考,这些都有待长期关注。
  “中国艺术家对内容的选择和表达方式跟国际还是有挺大距离的。他们缺乏‘天下’的概念,也缺乏‘人心’的概念。”他说。可能在现实面前,摄影是最有力量的表达。而在这个图像化的世界,摄影艺术本身的意义几乎是最为浅显易懂的寓言。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开展行政指导规范婚纱摄影企业
· 90后女摄影师朱岚清的乡愁之旅
· 摄影收藏:艺术收藏中的"原始股"
· 玩具摄影:记录孩子的快乐
· 中国眼科医师协会摄影分委会在西藏举行白内障义诊活动
 
频道精选:
· 【思想】行情能否真正转牛关键看什么 2013-06-14
· 【读书】揭露营销本质 2014-09-04
· 【财智】6000亿打新资金回流 沪指再攀年内新高 2014-09-03
· 【深度】人口激增 北上广等大城市承载力逼近极限 2014-09-04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