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7月异常信贷数据的争论还在继续。网络上近日有署名文章称,7月金融数据雪崩具有极强的必然性,央行货币政策已陷入僵局,央行或有可能被上级问责。
文章认为,这种极端的融资结构恶化,只有在2008年10月及2011年9月出现过。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中,这是央行推行严苛需求管理的必然结果。此外,文章还对“央行过度去杠杆”、“进行了严厉的窗口指导”、“不断动用行政监管手段及定向工具”等问题进行了评判。
不过,文章可能忽视了几个原因。比如说,企业本身贷款需求的变化、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限制、房地产等风险上升对银行惜贷行为的加强等,都可能是导致上述金融信贷数据“雪崩”的理由。对此只字不提,可能不是一种客观的态度。
独立财经观察员彭瑞馨认为,2013年1月以后,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增强了对其盈利能力的考察。因此,今年7月整个社会融资规模不理想,主要还是在商业银行层面。
“存贷比没有实质性变化,钱虽然到了银行体系,但不一定会流出来。”彭瑞馨对证券时报记者说,毕竟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高达30%的不良及关注类贷款,有关部门及机构对不良贷款是“惊弓之鸟”。
彭瑞馨说,银行是很愿意做承兑汇票的,因为承兑汇票开出来不占银行贷款额度,还可以收50%的保证金。但7月份数据下降这么多,可能跟1月份票据集中到期有关。同时,银行这种短期融资风险应该暴露得比较明显,比如像建筑类、钢贸及铜贸类的。
数据显示,社会融资规模下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非金融企业短期贷款下降2356亿元、未贴现承兑汇票下降4160亿元。
证券时报记者从部分银行信贷员处了解到,企业短贷针对房地产商和建筑商的较多,而承兑汇票针对贸易公司的较为常见。对于房地产贷款,几乎所有银行都偏于谨慎;对于票据融资,国有大行普遍意愿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上周末公布的《二季度监管统计数据》显示银行资本充足率整体良好,则可能是与拨备率下降、部分银行二季度开始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方法以及发行了优先股补充其它一级资本等因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资本充足率承压的现状并未改变,惜贷应该就理所当然了。
华泰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俞平康在宏观研究报告中指出,7月信贷显著收缩,根源是资金的长期错配,这导致金融部门及实体经济的脆弱。他认为,我国个别行业及局部地区的风险增加明显,会使得银行机构的风险偏好上升。6月信贷的放量以及7月初存款的集中流出,也使部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和存贷比逼近红线,造成了惜贷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