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自忠路60弄是一条有百年历史的老弄堂,最近正在拆迁。奇怪的是,拆下来的砖“长”得不像普通的墙砖,不仅又大又厚重,有的砖还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的字样。不少识货的人一眼看出,这是明清时期上海古城墙的墙砖。一传十十传百,老弄堂变得热闹非凡,较完整的古城墙砖被人取走,支离破碎的砖块则被当作建筑垃圾运走。
“这些城墙砖,最老的距今已有460多年,承载了上海的历史与回忆,应该好好保存下来,不该如此糟蹋。”不少市民发出呼吁。对此,黄浦区文物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以明朝古城墙砖居多
市民向先生曾在黄浦区东台路古玩市场开过多年古玩店,上周,他偶然路过自忠路,发现一条老弄堂正在拆迁。“凭着职业敏感,我走了进去,看看能不能淘点有年份的东西。”向先生回忆说,他发现满地的砖块并不是普通砖块,而是城墙砖块。部分砖块上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的字样,这是清代上海古城墙特有的标志之一,因此他更加确定这就是古城墙砖。
“我初步看了下,被拆下来的上万块砖头里,大部分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上海古城墙砖,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向先生表示,虽然明清城墙砖的大小没有很大区别,但明朝的烧制工艺精良,因此砖块稍重一些,颜色有些发青,相比之下,清朝的城墙砖颜色则发黑,较为疏松。
“明清城墙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清朝城墙砖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字样,但明朝城墙砖没刻任何字。”向先生表示,从数量上看来,这批被拆下的城墙砖中,清朝的城墙砖数量较少,大约每100块城墙砖中,仅有五六块清朝城墙砖。
品相好清朝砖可卖千元
向先生对一块较完整的城墙砖进行测量,其长36.5厘米,宽18厘米,厚8厘米。“目前的烧制工艺是不可能再烧出这样的城墙砖了。”他告诉记者,很多城墙砖在挖掘机械的巨大外力下支离破碎,看了让人十分心疼,最近几天他一直去那里捡城墙砖,希望将这些砖块保护起来,现在已经捡了100多块了。
向先生称,从古董买卖的角度来看,明朝的城墙砖由于上面没有刻字,因此卖不了几个钱。刻有“咸丰五年”字样的清代城墙砖,品相较为完好的可以卖到1000元一块。由于城墙砖质地优良,不少买家除了收藏外,还会将其制成砚台,磨墨效果绝佳。
“目前上海尚存一段50米的古城墙,位于大境阁。当初是否要保留这段城墙也引发过争议,但最终政府还是决定将其保留下来,因为它代表了上海的一段历史。”向先生认为,虽然自忠路60弄的建筑物已没有保护价值,但这些古砖块都是上海近代历史的见证,实在不该像这样野蛮拆除后被当作建筑垃圾运走。
文保部门组织专家调查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自忠路60弄,弄口“福源里”三个大字非常醒目。弄内建筑并不是上海传统的石库门房屋,而是非统一样式的私房,大多为两层结构建筑。靠近自忠路的两排房屋已被拆除,一块约两个篮球场大小的空地遍布碎石瓦砾,一台大型挖掘机孤零零地停在空地上。
被拆下的砖块中,已很难找到较为完整的砖块。在一堆建筑垃圾中,记者找到了小半块明代城墙砖,虽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其质地紧密,用手掂量确实颇有分量。不过,记者翻找了许久,也未找到刻有“咸丰五年”、“上海城砖”字样的清代城墙砖,或许早已被人翻找光了。
在弄堂深处,还有一些住户留守,对于古城墙砖一事,对方均表示不清楚。一名上了年纪的阿婆表示,她在此居住了几十年,从没听说过房屋是用城墙砖砌起来的。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有不少人来翻找砖头,“有人还骑着助动车过来,找到几块砖头后,放在车篮筐里就走了。”
在记者采访时,一名黄浦区文物保护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在现场查看古城墙砖的情况。据其介绍,这些城墙砖应该是20世纪初自忠路60弄的老百姓修建房屋时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过修建过程并不十分清楚,具体的情况还需进一步调查。
昨天傍晚,黄浦区政府新闻办给晨报答复称,自忠路60弄发现古城墙砖后,文物保护部门已经组织专家展开鉴定和调查,待调查结果出来后,将会有进一步的保护措施,一旦有消息将及时向社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