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站在大牛市的起点?
熊途6年 牛踪隐现
2014-08-08    作者:记者 杜放 桑彤/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在多空双方的反复缠斗、机构泾渭分明的争辩、股民的纠结犹疑中,A股重心已悄然摆脱2000点的桎梏,攀至2200点附近。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持续“微刺激”政策效果显现,市场流动性充裕,以及国企改革、“沪港通”等改革措施带来的预期利好……成为推动股指反转的主要因素。经过长达6年的漫漫熊途,A股是否迎来“牛市”级别反弹,正引发市场的激辩。

  多重利好:A股受益改革红利

赵乃育 绘

  7月以来,A股出现了久违的大幅反弹,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均录得明显涨幅。7月初至月末的31日,上证综指累计上涨7.48%,深证成指上涨8.36%,沪深300指数上涨8.55%,创下两年来最大月涨幅。尽管8月伊始,A股开始盘整,但在8月4日盘中,仍以2224.07点创下年内新高。
  证监会发言人邓舸近日表示,国内股市出现反弹行情,主要是由多重利好推动所致。
  首先,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7.4%,其中二季度增长7.5%。7月中国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为52%,创18个月以来新高,经济出现平稳增长的势头。
  其次,市场流动性比较充裕,融资成本有望下降。上半年我国信贷环境总体宽松,全年信贷有望超过去年。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为股市带来较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改革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市场预期沪港通将于10月启动,相关概念股票迎来估值修复行情。优先股试点推出有望增强商业银行资本实力。蓝筹股ETF期权将推出的消息,也激发了蓝筹市场的活力。”邓舸说。
  分析人士认为,“沪港通”带来的资金流入预期,成为上涨最大推动力。而在A股此轮反弹中,银行、地产、有色金属、券商等蓝筹板块成为上涨主力。
  上投摩根基金指出,海外资金不断进入新兴市场,沪港通预期不断强化令A股低估值蓝筹股的价值重估。
  “除了‘沪港通’的推动,这一轮蓝筹股的行情也有经济数据好转的原因,因此反弹有一定基础,预计这轮上涨行情可能持续到9月左右。”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
  综合交易量和涨幅来看,有4类蓝筹板块领涨此轮反弹:近20个交易日券商板块上涨16.66%,有色金属、房地产、银行板块涨幅在10%左右,同时,其交易量居各行业前列。据Wind统计,近期,药品零售、煤炭消费及油气板块指数涨幅也超过15%。

  资金潮涌:海外资金低价扫货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7月上旬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曾一度告急,后来允许开放式基金额度调剂,才让情况有所缓解。
  港交所数据显示,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投资A股的RQFII-ETF产品——南方富时中国A50ETF7月份获得近10亿基金份额的净申购,为A股市场注入近75亿元人民币净资金。这与整个上半年仅仅57.83亿元的净申购资金形成鲜明对比。
  对此,南方东英公司表示,南方富时中国A50ETF频频获得申购且成交活跃的原因是:近期中国经济利好消息不断,PMI数据创出新高,“沪港通”计划逐步落地,投资者希望捕捉A股投资时机。
  不难发现,海外资金率先涌入A股是行情启动的主要力量,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RQFII低价扫货布局A股已有时日。
  资金流向监测机构EPFR的数据显示,在今年二季度,主要覆盖QFII的中国股票基金吸引到6000万美元资金净流入,7月以后这一趋势明显加强。在截至7月30日的一周,中国股票基金净流入金额甚至达到14亿美元,创下2008年第二季度以来规模最高的单周资金净流入额。其中,有超过40%的新投资资金流入到中国金融行业。
  外管局公布的QF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亦显示,截至7月30日,QFII投资额度已升至578.98亿美元,较去年末的497.01亿美元增加了81.97亿美元,其中7月份新增13.5亿美元。
  “沪港通”无疑是点燃海外资金热情的导火索。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表示,市场可能低估了“沪港通”的能量,海外已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极有可能是重要的“催化剂”。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向各家证券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港股通技术系统测试的通知》,“沪港通”测试计划于8月11日至9月30日期间持续开展,意味着“沪港通”进入全力冲刺阶段。
  “随着‘沪港通’日益临近,海外资金已大量聚集香港,等待一鸣锣就正式进场A股。”国泰君安分析师调研后透露,“由于蓝筹股在A股估值低于香港10%-20%,外资投资A股热情相当高,现在很多QFII额度都相当紧张。”
  瑞银证券H股策略分析师陆文杰也表示,现在香港投资A股的兴趣高过内地投资港股的兴趣。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沪港通”比QFII更加便利,可以说提供了一个更具流动性的投资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热钱持续涌入香港,香港金管局7月一共向外汇市场注资650亿港元(84亿美元),狙击不断走高的港元汇率。
  对此,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乔虹直言资金涌港意在A股。“不可否认有一些资金希望在‘微周期’向上时赚一票就走,但总的来看A股现在是一个短期信心恢复的过程,吸引资金流入比较自然。”
  “另一重要因素是,中国改革推出的措施正在逐步加深,未来几个月会有更多的政策措施逐步出台,海外资金流入不论是对中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对改革、制度红利都有一些期许。”乔虹称。

  人气回归:股民开始重返A股

  长期的“熊途漫漫”,此前已让不少股民选择“用脚投票”:沪深两市结算机构——中证登公司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股市剔除休眠账户的有效账户减少798.76万户。其中新增股票开户数减少63.29万户,同比降幅达11.38%。
  福布斯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中国大众富裕阶层中,股票投资比重已从2012年的47.6%下降至2013年的37.6%。“投资者吸引力不足回报乏力,不利于A股长期良性扮演最主要直接融资渠道。”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桂浩明曾表示,输血不足问题已困扰A股多年。一定规模的增量资金流入有限,各种形式的扩容分流却一直在延续。
  不过,随着A股复苏,股民已现重返A股趋势,但行情持续仍待进一步改善回报。据中证登公司最新周报,目前A股休眠的“僵尸”账户数为4244.7万户,年初以来已连降30周。上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达1123.67万,已连续四周回升。

  市场激辩:牛市预演还是昙花一现

  回顾设立25年来,A股历经了三轮反弹:1900年从95点启动,涨至1993年的1550点;1994年从325点开始,“慢牛”升至2001年的2245点;从2005年的1000点上下,到2007年10月涨至6124点创历史高点。
  此后,A股就进入了长达近6年的漫漫熊途。随着反弹引发关注,股市是否迎来“牛市”曙光仍有激辩。
  目前来看,A股整体依然处于弱势调整格局。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这一轮市场上涨主要还是来自大盘蓝筹股的四重利好,包括优先股改革、“沪港通”临近、央企改革和ETF期权即将推出。
  事实上,尽管曾有过反弹,长期以来的熊市仍让A股整体市盈率保持低位;特别是在蓝筹股集中的沪市,5月以来平均市盈率保持在9倍多,年内屡次创新低,一众银行股长期跌破每股净资产,在历史上也处于低位。
  然而,谨慎“唱空”A股者依然不在少数。“经济指标好转后的确出现了一轮上涨,但类似的先扬后抑行情此前也出现过多次。”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说。一方面,“沪港通”资金净流入规模预计有限;另一方面,房地产市场走向依然将影响多个产业下滑。
  尽管近期走入公认的“小牛”行情,截至8月4日,上证综指年内仅上涨4.5%,深证成指则收跌近2%。
  特别是在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美股、港股渐入牛市,乃至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上半年,A股在主要资本市场中尴尬地“熊居三甲”。进入下半年,股市的反弹究竟是“牛市”预演还是昙花一现?证监会表态“力挺”A股同时,一些市场机构仍持谨慎态度。
  一方面,进入8月,新一轮新股发行再次进入密集期,分流效应不减;另一方面,本周两市限售股解禁市值大幅增至约680亿元,平安银行、光线传媒均将上演过百亿元解禁。
  本轮行情中,引领反弹的银行、券商等板块能否持续,也仍待经过中报业绩“证伪”。申银万国证券4日发布的投资策略周报指出,尽管A股仍将保持强势震荡,沪指再上台阶,但在2250点至2300点区间阻力较大,此外市场对沪港通预期是否过高仍需观察。
  也有部分机构表示,A股热点轮换中仍不乏机遇。截至4日,7月上市的新股中,仍有8家延续涨停。“在农业、环保等政策利好上市的行业领域中,下半年仍可重点关注相关成长性企业,从投资制造业向消费型、服务业转变。”高盛中国投资管理部副主席哈继铭说。
  专家认为,从宏观层面,股市行情取决于优化资金面等改革预期。就股市告别长期熊市而言,“由熊转牛”仍待新股发行、退市改革,以及“沪港通”等资金流入收得实效。
  支撑本轮反弹开局的一个现象是:多数机构正从中小盘股中离场,蓝筹股引领效应凸显。专家认为,投资逻辑的蜕变,正在瓦解漫漫熊市中资金抱团“炒小”“炒差”的怪圈。
  不过,在反弹已现热点调整的同时,投资者仍需警惕投资中的高位震荡风险。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集成阅读:
· 大牛市本质上乃是改革的红利
· 放开二胎和新型城镇化将带来A股十年大牛市
· [博客]2000亿元RQFII会引发大牛市?
· 股市反弹性质未变 暂无大牛市
· 鲁致远:中国版401K计划将引爆A股大牛市
 
频道精选:
· 【思想】反垄断就该只认事实不认“身份” 2013-06-14
· 【读书】改革说到底就是要去掉某些"中国特色" 2014-03-27
· 【财智】"乌龙指"成绊脚石 光大证券跌出三"痛点" 2014-08-08
· 【深度】美欧揪住微软垄断“前科”不松手 2014-08-08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