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进入高峰期,越来越多创业板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小市值行情熄火,私募重回业绩确定成长逻辑。近期接受采访的私募认为,在半年报风险继续发酵和沪港通推出在即的大背景下,寻找业绩增长确定性高的行业,公用事业、汽车、医药等是挖掘业绩超预期个股的“主矿脉”。
创业板业绩不如预期,打压了市场情绪,小市值行情熄火。截至昨日,中小板和创业板半年报业绩预告基本出齐,成长股面临业绩大幅下调压力。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创业板半年报业绩增速中值为17.7%,中小板增速为11%,但目前创业板和中小板全年盈利预测仍高达64.2%和44%,后期面临业绩预测下调风险。
“追求市值弹性的投资模式可能告一段落了,业绩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利率中枢的逐步下移,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期回报率,从而相对利好低估值稳定性资产,而不利于高弹性资产。”平安证券分析师房雷说。
沪港通推出在即,也促使私募寻找业绩成长确定板块。沪港通渐行渐近,开始影响A股的投资风格,近期A股的白酒、中药、公用事业等特有品种已经开始启动,贵州茅台、片仔癀等本月以来涨幅均超过10%。部分私募认为,沪港通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A股的风格,市场资金将流向有业绩的蓝筹股,业绩为王,寻找业绩超预期的个股,这些个股集中于公用事业、汽车、医药等板块。
朝阳永续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已经有6成左右的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报业绩预告,非银金融、传媒、公用事业、建筑装饰、汽车、医药生物和计算机七个行业整体业绩表现较好,成分股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个股占比超过三分之二。朝阳永续指出,“相比之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国防军工和采掘四个行业整体业绩表现较差,成分股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个股占比均超过五成,其中国防军工的净利润同比中位数更是降至-35%。”